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建立最亲密的关系,都是在他们独有的依恋模式下形成的。依恋模式的形成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他成长阶段的一系列因素相关,包括最初照料者的依恋模式,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当事人的照顾者是否满足了他对安全和依恋的基本需求。依恋模式有四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以及恐惧型回避依恋,恐惧型回避依恋又称紊乱型依恋。一个人的依恋模式是在婴儿时期形成的,尽管它在一生之中皆能改变,依恋模式会在我们的成年期引导着我们的部分信念、想法和行为。发展出恐惧型回避依恋的孩子,往往成长在一个无法预测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中充满了虐待、忽视或抛弃。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可能会习惯于“追着”他的照顾者寻求爱与安全,但同时又“逃离”并害怕照顾者的喜怒无常和恶劣对待。发展出恐惧型回避依恋的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难以建立更安全的人际关系,关系里的他们可能会在高焦虑和高回避的行为中来回摇摆。那么,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呢?源于童年恐惧型回避依恋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症状相似,包括十分害怕被抛弃,渴望亲密,以及非常恐惧被拒绝和被看作“不够好”。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在童年时期都可能经历过虐待和忽视。其中,有些人的照顾者可能是无法依靠的、阴晴不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包括那些受困于其自身心理疾病的家长。因此,一个年幼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自己不相信照顾者能够给予自己保护或满足自己对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这会使他们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形成“缺口”,让他们在成年生活中容易感到与他人产生联系是不太安全的。恐惧型回避依恋的特征有些人也许注意到他们习得的对于自己的信念和感受,以及在一段关系中的模式,会从他们的童年时期延续到成年以后。恐惧型依恋的成人在浪漫关系中常会展现出一种“推拉”式的行为,包括有强烈的情绪、想要控制及不稳定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通常会在一个人的依恋系统被激活(或者说被触发)时浮出水面,这时被抛弃或被吞噬的恐惧就会占据主导。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更容易有上瘾行为或与性有关的强迫行为。一些理论研究表明,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会利用性行为或用更频繁地更换性伴侣来满足自己幼年时期未被满足的对于相依和归属的需求。然而,不少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也说,自己在浪漫关系中曾有虐待和自恋行为,包括愤怒和暴力事件,这表明他们可能在一段有毒的关系中待得太久了,只为避免因被拒绝而产生的恐惧或把这种恐惧最小化。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具有的其他模式包括:1.对于独身一人而无亲密伴侣感到深深的害怕2.警惕地观察身处的环境,寻找可能被亲爱之人抛弃、拒绝或背叛的蛛丝马迹3.对生活中的他人缺乏信任4. 由于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强迫行为5.对于自身没有价值和不被爱的深深恐惧6.对于生活之中的人高度怀疑7.总是想要选择激烈的或是不良的关系8.万年不变的对自己的负面印象9.拒人于千里之外,尤其是当害怕被抛弃时10.在浪漫关系里有强行接近或回避的行为11.深度渴望另一半能够“拯救”或“修复”自己12.曾选择过自恋的、控制型的或虐待型的伴侣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建立和维系更为安全的关系是有困难的,那么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知道你是可以获取支持和帮助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也要知道,你的模式是典型的习得行为和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想法,这通常是因为幼年时期缺乏一个良好的或安全的成长环境,你的这些模式可能会在你的浪漫关系中重演。我建议你向一个受过训练的、擅于处理早期创伤咨询师袒露这些核心创伤,但这里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自己学习。1、首先,很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停下来去反思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反应是否基于你的“求生模式”,注意自己是否有任何也许在童年形成的不良的核心信念。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个习得的模式,认为你的关系会以被抛弃或被拒绝告终,那么你要想一想,你是在评估关系中的事实情况,还是在用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感来看待这段关系。2、留给自己和关系中的对方一些时间独处也很重要。所有的关系都是独立自主和相互依存的结合体。然而,对于一个有着不太安全的依恋模式的人而言,独处是令人害怕的,因为独自一人的时间会触发对于被抛弃和被拒绝的恐惧。3、此外,独处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检视你是否有任何错误的信念或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想法,这些想法浮出水面并让你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如关系中的另一半将会离开你,另一半不爱你等。4、最后,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慢慢地、持续地尝试与生活之中最亲密的人建立信任,包括你的伴侣、家人或朋友。建立信任包括当你感到脆弱时向他们寻求额外的帮助,设立并维持自己的边界,同时尊重他们的边界。 你可能想看: 不同依恋类型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很多渴望幸福婚姻和爱情的人,常常会关注到依恋类型,本文就此做一点梳理。 冲突的力量:如何建立安全、稳固和长久的亲密关系 对于一段恋爱关系而言,无论最终是否分手,积极地面对冲突总能使我们获得关于自己的成长经验。 既不喜欢自己,也难相信别人——恐惧型依恋者该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笼? 他们总在检测亲密关系里背叛与拒绝的信号,一旦认定为“被抛弃”的信号,就立刻遁逃出这段关系。 如何识别回避型依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的 7 种表现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倾向于忽略情感亲密和依赖他人的重要性,这会使亲密关系复杂化。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深度解析依恋关系:焦虑型依恋在感情中如何自处? 有这样一类人:Ta们一谈恋爱就会变得特别粘人,敏感多虑,总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Ta们缺少安全感;Ta们时而粘人,又时而想回避;这种人也许具有「焦虑型依恋」风格。 走出焦虑型依恋,让你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安全 自己在职场之中是精英,进入了亲密关系之后怕被拒绝,怕被抛弃,怕对方不爱自己;为何进入关系之后,自己变成了让自己都讨厌的人,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
在高焦虑和高回避中来回摇摆|恐惧型回避依恋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2024-06-13 | 浏览: 21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建立最亲密的关系,都是在他们独有的依恋模式下形成的。
依恋模式的形成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他成长阶段的一系列因素相关,包括最初照料者的依恋模式,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当事人的照顾者是否满足了他对安全和依恋的基本需求。
依恋模式有四种:
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以及恐惧型回避依恋,恐惧型回避依恋又称紊乱型依恋。
一个人的依恋模式是在婴儿时期形成的,尽管它在一生之中皆能改变,依恋模式会在我们的成年期引导着我们的部分信念、想法和行为。
发展出恐惧型回避依恋的孩子,往往成长在一个无法预测的环境中,这个环境中充满了虐待、忽视或抛弃。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可能会习惯于“追着”他的照顾者寻求爱与安全,但同时又“逃离”并害怕照顾者的喜怒无常和恶劣对待。
发展出恐惧型回避依恋的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难以建立更安全的人际关系,关系里的他们可能会在高焦虑和高回避的行为中来回摇摆。
那么,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呢?
源于童年恐惧型回避依恋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症状相似,包括十分害怕被抛弃,渴望亲密,以及非常恐惧被拒绝和被看作“不够好”。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在童年时期都可能经历过虐待和忽视。
其中,有些人的照顾者可能是无法依靠的、阴晴不定的或情绪不稳定的,包括那些受困于其自身心理疾病的家长。
因此,一个年幼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自己不相信照顾者能够给予自己保护或满足自己对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这会使他们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形成“缺口”,让他们在成年生活中容易感到与他人产生联系是不太安全的。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特征有些人也许注意到他们习得的对于自己的信念和感受,以及在一段关系中的模式,会从他们的童年时期延续到成年以后。
恐惧型依恋的成人在浪漫关系中常会展现出一种“推拉”式的行为,包括有强烈的情绪、想要控制及不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些模式通常会在一个人的依恋系统被激活(或者说被触发)时浮出水面,这时被抛弃或被吞噬的恐惧就会占据主导。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更容易有上瘾行为或与性有关的强迫行为。一些理论研究表明,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会利用性行为或用更频繁地更换性伴侣来满足自己幼年时期未被满足的对于相依和归属的需求。
然而,不少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也说,自己在浪漫关系中曾有虐待和自恋行为,包括愤怒和暴力事件,这表明他们可能在一段有毒的关系中待得太久了,只为避免因被拒绝而产生的恐惧或把这种恐惧最小化。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具有的其他模式包括:
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建立和维系更为安全的关系是有困难的,那么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知道你是可以获取支持和帮助的。
同样重要的是,你也要知道,你的模式是典型的习得行为和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想法,这通常是因为幼年时期缺乏一个良好的或安全的成长环境,你的这些模式可能会在你的浪漫关系中重演。
我建议你向一个受过训练的、擅于处理早期创伤咨询师袒露这些核心创伤,但这里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自己学习。
1、首先,很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停下来去反思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反应是否基于你的“求生模式”,注意自己是否有任何也许在童年形成的不良的核心信念。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个习得的模式,认为你的关系会以被抛弃或被拒绝告终,那么你要想一想,你是在评估关系中的事实情况,还是在用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感来看待这段关系。
2、留给自己和关系中的对方一些时间独处也很重要。
所有的关系都是独立自主和相互依存的结合体。
然而,对于一个有着不太安全的依恋模式的人而言,独处是令人害怕的,因为独自一人的时间会触发对于被抛弃和被拒绝的恐惧。
3、此外,独处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检视你是否有任何错误的信念或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想法,这些想法浮出水面并让你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如关系中的另一半将会离开你,另一半不爱你等。
4、最后,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慢慢地、持续地尝试与生活之中最亲密的人建立信任,包括你的伴侣、家人或朋友。
建立信任包括当你感到脆弱时向他们寻求额外的帮助,设立并维持自己的边界,同时尊重他们的边界。
不同依恋类型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很多渴望幸福婚姻和爱情的人,常常会关注到依恋类型,本文就此做一点梳理。
冲突的力量:如何建立安全、稳固和长久的亲密关系
对于一段恋爱关系而言,无论最终是否分手,积极地面对冲突总能使我们获得关于自己的成长经验。
既不喜欢自己,也难相信别人——恐惧型依恋者该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笼?
他们总在检测亲密关系里背叛与拒绝的信号,一旦认定为“被抛弃”的信号,就立刻遁逃出这段关系。
如何识别回避型依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的 7 种表现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倾向于忽略情感亲密和依赖他人的重要性,这会使亲密关系复杂化。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深度解析依恋关系:焦虑型依恋在感情中如何自处?
有这样一类人:Ta们一谈恋爱就会变得特别粘人,敏感多虑,总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Ta们缺少安全感;Ta们时而粘人,又时而想回避;这种人也许具有「焦虑型依恋」风格。
走出焦虑型依恋,让你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安全
自己在职场之中是精英,进入了亲密关系之后怕被拒绝,怕被抛弃,怕对方不爱自己;为何进入关系之后,自己变成了让自己都讨厌的人,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