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安全型依恋,还可以拥有幸福的爱情吗?” “我很爱女朋友,在我的心中,她是独特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害怕与她结婚,我们一直是异地,距离不是很远,大概两周见一次,但一想到结婚,要朝夕相处,我就感到恐惧……我在网上测了,是回避型依恋,不知道这个还有救吗?”“每次只要男朋友出差,我就坐立不安,脑子中不由自主胡思乱想,就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发信息,如果他没有接,我就感觉自己要失去他了……男朋友说我是焦虑型依恋,缺乏安全感,我也知道我应该相信他,可我要怎么做呢?像我这种焦虑型依恋如何才能拥有爱情呢?”……在我的咨询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困惑。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大家对自我探索的愿望日益高涨,很多人看了网上的文章后,不自觉地去分析自己和身边的人,希望借此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很多渴望幸福婚姻和爱情的人,常常会关注到依恋类型,本文就此做一点梳理。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亲密关系最是折磨人的关系,也是世人耗费心力最大的关系之一。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寻寻觅觅,拼尽全力,却常常满身伤痕。科学家为此也展开了专门的研究,探寻亲密关系的幸福密码。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和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对依恋关系的研究打开了通向幸福婚恋的大门。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依恋研究最初是在母婴之间进行的,根据孩子和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在“陌生情境”下分离、重聚时刻的互动模式,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安全性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婴儿和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只要母亲在场时,婴儿就会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虽然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容易被安抚。焦虑型依恋:非常地依赖母亲,跟母亲在一起时都很紧张,时刻担心母亲的离开,眼睛会一直盯着母亲;当母亲真正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如同生离死别,让婴儿恐惧不安,大喊大叫。而当母亲回来时,婴儿的态度又很矛盾,既迫切地寻求母亲的安抚,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情绪很难安抚,也很难让他离开母亲重新做游戏。回避型依恋:表面上看起来很独立,不粘人,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与母亲分离时并不怎么难过,似乎并不需求母亲的陪伴,但实则内心很焦虑,当母亲再回来后,会拒绝母亲的靠近和安抚。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焦虑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不同的依恋类型既取决于婴儿的先天气质类型,同时也与后天的养育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当婴儿需要照顾时,父母总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发展成“焦虑型”依恋;如果当婴儿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出现,态度是冷漠和拒绝的,婴儿就会认为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甚至陷入抑郁和绝望,发展成“回避型”依恋。 众所周知,成年人的亲密关系是童年亲子关系的复制翻版,人们总是在亲密关系中重复(对抗是另一种重复)亲子关系互动的模式。所以,童年时期母(主要照顾者)婴之间的依恋类型也会在伴侣之间重复。1、安全性依恋者在关系中,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既不害怕过分的亲密,也不恐惧一个人的孤独,情绪稳定,内心坚定,知道自己不管如何都是值得被爱的,对于另一半的情绪波动,也能很好地觉察和安抚,可以说,安全型依恋者是最好的伴侣选择对象。这在人群中约占60%。2、焦虑型依恋者对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渴望和深深的恐惧感,一方面类似饥渴状态地需要得到爱与关注,但另一方面又无法信任对方,感觉自己不能或不配拥有亲密关系,总担心自己会失去爱失去关系。一旦对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就感觉“被抛弃了”,那种“夺命连环呼”就是在验证对方是否已经离开自己,你越不回应,TA越害怕,觉得你不爱TA了,不要TA了,所以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往往是那个内心恐慌的追逐者。这在人群中约占20%。3、回避型依恋者与焦虑型依恋恰恰相反,他们虽然也渴望亲密关系,但内心会觉得自己不能拥有亲密关系,他们觉得亲密的爱会让自己受到伤害,要么会“吞噬”自己,失去自我,要么会“抛弃”自己,让自己痛苦。为了预防那种痛苦,他们会选择回避亲密关系,刻意地保持距离,所以,他们常常会“推开”爱拒绝亲密。这在人群中约占20%。看了三种依恋类型的介绍,你会不会想着一定要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呢?的确,如果能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你距离幸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爱情是无法控制的,你遇到谁,很多时候是靠运气,还有一部分是看自己的人格成熟度。心理学发现,人格水平接近的人更容易引发共鸣,产生关系。所以,如果想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在某种程度上,自己是安全型依恋者的几率才会高一点。那如果不是安全型依恋,会不会就无法获得幸福的亲密关系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依恋类型主要形成于6个月-2岁,但成年后稳定、持久的人际关系会修正和改变其早年的依恋类型。美国的畅销书《养育一个安全的孩子》 的作者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指出,“人们不必非得在童年与父母拥有一段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在成年之后拥有一段令自己感到安全的亲密关系”。童年的经历影响我们的现在,但却无法决定我们的现在。成年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的。一段稳定、持久、信任的人际关系,比如与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或者与领导、同事之间的良好互动都可以帮助一个人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当然,做心理咨询,探索过去的经历和当下的生活,对于获得幸福生活更是最佳的选择。一项研究发现,30%的年轻女性在两年内改变了她们的依恋类型。如何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是不安全型依恋,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这种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紧张、不安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与当年照顾自己的“妈妈”(主要照顾者)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关,而现在眼前这个人,并不是当年的“妈妈”,TA是独特的,我们需要看到“真实”的眼前人的特点。当在与TA互动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问问自己——这是对谁的感受?是当下的人际互动引发的感受?还是激起了过去的回忆引发的感受?TA真的是我们担心的那种不可靠、不能信任的人吗?如果是焦虑型依恋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看不到对方、联系不到对方,并不代表对方就“不见了”,“不爱了”,那个人只是不在眼前,TA的爱一直都在,要相信对方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彼此之间的爱是不会轻易消失的,需要一点点耐心等待。那种恐惧“被抛弃”,不断“验证”的行为,可能会真的失去这段关系,因为不信任是破坏亲密关系的杀手之一。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说的就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越害怕什么,就会越发生什么。如果是回避型依恋者,要看到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担心和害怕是什么,当对方靠近自己时,去体会那种感受,并且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对方去沟通,让对方看到自己并不是不爱TA,而是内在的恐惧让自己不敢靠近。伴侣之间真诚的沟通,可以消除那些恐惧,因为那些感受只是过去的经历留下来的阴影,并非真实的存在,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内心想象出来的“心理幻想”。当然,如果你的伴侣是不安全型依恋,也不意味着你就与幸福无缘了。掌握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和相处技巧,不仅可以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伴侣改变依恋类型。对于焦虑型的依恋者,首先要理解他们在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共情他们害怕失去爱的恐慌心理,细心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比如分开时告知对方自己要去那里,做什么,和谁一起,什么时候结束等,如果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联系对方也要及时告知原因,智慧化解对方的担忧,并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刨根问底”,因为那是“爱的信号”。对于回避型的依恋者,则要充分地信任对方,相信彼此之间的爱,包容对方需要“个人空间”的需求,不过分关注,不“穷追猛打”,在对方不回信息、不联系,拉开关系距离的时候,耐心等待,不强迫对方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在吵架或对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更要允许TA“自闭”,因为这往往是TA在关系中最脆弱的时刻,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自我疗愈,不要觉得TA拒绝你的帮助就是“不爱了”或者“不相信你”,而是TA害怕“依靠”另一个人,因为“依靠”=受伤,这是回避型依恋者过去的经验。 你可能想看: 冲突的力量:如何建立安全、稳固和长久的亲密关系 对于一段恋爱关系而言,无论最终是否分手,积极地面对冲突总能使我们获得关于自己的成长经验。 在高焦虑和高回避中来回摇摆|恐惧型回避依恋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呢? 亲密关系丨依恋类型不安全,我们的爱情就完蛋了吗? 依恋模式指的是我们与他人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在幼年时形成、长大后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及社交关系。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 情感心理咨询:好的亲密关系要如何维系? 建立好的亲密关系需要懂得一些技巧。 追剧探心理,扒一扒唐医生的情感依恋类型 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一探唐医生的情感依恋类型,分析下依恋关系对她亲密关系的影响。 亲密关系 | 如何用4小时高质量约会改善关系? 腾一些时间出来与你的伴侣共同度过,保证每周至少4个小时来做这件事,即“四小时关系改善法”。 走出焦虑型依恋,让你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安全 自己在职场之中是精英,进入了亲密关系之后怕被拒绝,怕被抛弃,怕对方不爱自己;为何进入关系之后,自己变成了让自己都讨厌的人,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为什么很多人渴望爱,却又不敢构建亲密关系? 为什么会存在即想去构建亲密关系,但又恐惧亲密关系呢? “为什么我会爱上一个不堪的人”:如何从有毒的亲密关系中走出来? 总以为感情里的自己,是自己的不够,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原因我们的原生家庭模式。
不同依恋类型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2024-06-13 | 浏览: 24
在我的咨询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困惑。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大家对自我探索的愿望日益高涨,很多人看了网上的文章后,不自觉地去分析自己和身边的人,希望借此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很多渴望幸福婚姻和爱情的人,常常会关注到依恋类型,本文就此做一点梳理。
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亲密关系最是折磨人的关系,也是世人耗费心力最大的关系之一。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寻寻觅觅,拼尽全力,却常常满身伤痕。
科学家为此也展开了专门的研究,探寻亲密关系的幸福密码。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和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对依恋关系的研究打开了通向幸福婚恋的大门。
依恋是“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依恋研究最初是在母婴之间进行的,根据孩子和其主要照顾者之间在“陌生情境”下分离、重聚时刻的互动模式,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安全性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婴儿和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只要母亲在场时,婴儿就会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虽然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容易被安抚。
焦虑型依恋:非常地依赖母亲,跟母亲在一起时都很紧张,时刻担心母亲的离开,眼睛会一直盯着母亲;当母亲真正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如同生离死别,让婴儿恐惧不安,大喊大叫。
而当母亲回来时,婴儿的态度又很矛盾,既迫切地寻求母亲的安抚,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情绪很难安抚,也很难让他离开母亲重新做游戏。
回避型依恋:表面上看起来很独立,不粘人,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与母亲分离时并不怎么难过,似乎并不需求母亲的陪伴,但实则内心很焦虑,当母亲再回来后,会拒绝母亲的靠近和安抚。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焦虑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不同的依恋类型既取决于婴儿的先天气质类型,同时也与后天的养育环境密切相关。
如果当婴儿需要照顾时,父母总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发展出“安全型”依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顾时有时无,行为无法预测,婴儿就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由于不确定照料者什么时候会回应,婴儿会表现出紧张和过分依赖,发展成“焦虑型”依恋;
如果当婴儿需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不出现,态度是冷漠和拒绝的,婴儿就会认为他人是无法信赖的,从而对他人充满怀疑,甚至陷入抑郁和绝望,发展成“回避型”依恋。
众所周知,成年人的亲密关系是童年亲子关系的复制翻版,人们总是在亲密关系中重复(对抗是另一种重复)亲子关系互动的模式。所以,童年时期母(主要照顾者)婴之间的依恋类型也会在伴侣之间重复。
1、安全性依恋者在关系中,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既不害怕过分的亲密,也不恐惧一个人的孤独,情绪稳定,内心坚定,知道自己不管如何都是值得被爱的,对于另一半的情绪波动,也能很好地觉察和安抚,可以说,安全型依恋者是最好的伴侣选择对象。这在人群中约占60%。
2、焦虑型依恋者对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渴望和深深的恐惧感,一方面类似饥渴状态地需要得到爱与关注,但另一方面又无法信任对方,感觉自己不能或不配拥有亲密关系,总担心自己会失去爱失去关系。一旦对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就感觉“被抛弃了”,那种“夺命连环呼”就是在验证对方是否已经离开自己,你越不回应,TA越害怕,觉得你不爱TA了,不要TA了,所以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往往是那个内心恐慌的追逐者。这在人群中约占20%。
3、回避型依恋者与焦虑型依恋恰恰相反,他们虽然也渴望亲密关系,但内心会觉得自己不能拥有亲密关系,他们觉得亲密的爱会让自己受到伤害,要么会“吞噬”自己,失去自我,要么会“抛弃”自己,让自己痛苦。为了预防那种痛苦,他们会选择回避亲密关系,刻意地保持距离,所以,他们常常会“推开”爱拒绝亲密。这在人群中约占20%。
看了三种依恋类型的介绍,你会不会想着一定要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呢?
的确,如果能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你距离幸福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爱情是无法控制的,你遇到谁,很多时候是靠运气,还有一部分是看自己的人格成熟度。
心理学发现,人格水平接近的人更容易引发共鸣,产生关系。所以,如果想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伴侣,在某种程度上,自己是安全型依恋者的几率才会高一点。
那如果不是安全型依恋,会不会就无法获得幸福的亲密关系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虽然依恋类型主要形成于6个月-2岁,但成年后稳定、持久的人际关系会修正和改变其早年的依恋类型。
美国的畅销书《养育一个安全的孩子》 的作者肯特·霍夫曼(Kent Hoffman)指出,“人们不必非得在童年与父母拥有一段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在成年之后拥有一段令自己感到安全的亲密关系”。
童年的经历影响我们的现在,但却无法决定我们的现在。成年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的。
一段稳定、持久、信任的人际关系,比如与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或者与领导、同事之间的良好互动都可以帮助一个人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
当然,做心理咨询,探索过去的经历和当下的生活,对于获得幸福生活更是最佳的选择。一项研究发现,30%的年轻女性在两年内改变了她们的依恋类型。
如何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是不安全型依恋,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这种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紧张、不安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与当年照顾自己的“妈妈”(主要照顾者)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关,而现在眼前这个人,并不是当年的“妈妈”,TA是独特的,我们需要看到“真实”的眼前人的特点。
当在与TA互动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问问自己——这是对谁的感受?是当下的人际互动引发的感受?还是激起了过去的回忆引发的感受?TA真的是我们担心的那种不可靠、不能信任的人吗?
如果是焦虑型依恋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看不到对方、联系不到对方,并不代表对方就“不见了”,“不爱了”,那个人只是不在眼前,TA的爱一直都在,要相信对方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彼此之间的爱是不会轻易消失的,需要一点点耐心等待。
那种恐惧“被抛弃”,不断“验证”的行为,可能会真的失去这段关系,因为不信任是破坏亲密关系的杀手之一。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说的就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越害怕什么,就会越发生什么。
如果是回避型依恋者,要看到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担心和害怕是什么,当对方靠近自己时,去体会那种感受,并且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对方去沟通,让对方看到自己并不是不爱TA,而是内在的恐惧让自己不敢靠近。
伴侣之间真诚的沟通,可以消除那些恐惧,因为那些感受只是过去的经历留下来的阴影,并非真实的存在,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内心想象出来的“心理幻想”。
当然,如果你的伴侣是不安全型依恋,也不意味着你就与幸福无缘了。掌握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和相处技巧,不仅可以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伴侣改变依恋类型。
对于焦虑型的依恋者,首先要理解他们在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共情他们害怕失去爱的恐慌心理,细心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比如分开时告知对方自己要去那里,做什么,和谁一起,什么时候结束等,如果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联系对方也要及时告知原因,智慧化解对方的担忧,并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刨根问底”,因为那是“爱的信号”。
对于回避型的依恋者,则要充分地信任对方,相信彼此之间的爱,包容对方需要“个人空间”的需求,不过分关注,不“穷追猛打”,在对方不回信息、不联系,拉开关系距离的时候,耐心等待,不强迫对方沟通和联系。
尤其是在吵架或对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更要允许TA“自闭”,因为这往往是TA在关系中最脆弱的时刻,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自我疗愈,不要觉得TA拒绝你的帮助就是“不爱了”或者“不相信你”,而是TA害怕“依靠”另一个人,因为“依靠”=受伤,这是回避型依恋者过去的经验。
冲突的力量:如何建立安全、稳固和长久的亲密关系
对于一段恋爱关系而言,无论最终是否分手,积极地面对冲突总能使我们获得关于自己的成长经验。
在高焦虑和高回避中来回摇摆|恐惧型回避依恋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恐惧型回避依恋的人,该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呢?
亲密关系丨依恋类型不安全,我们的爱情就完蛋了吗?
依恋模式指的是我们与他人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在幼年时形成、长大后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及社交关系。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
情感心理咨询:好的亲密关系要如何维系?
建立好的亲密关系需要懂得一些技巧。
追剧探心理,扒一扒唐医生的情感依恋类型
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一探唐医生的情感依恋类型,分析下依恋关系对她亲密关系的影响。
亲密关系 | 如何用4小时高质量约会改善关系?
腾一些时间出来与你的伴侣共同度过,保证每周至少4个小时来做这件事,即“四小时关系改善法”。
走出焦虑型依恋,让你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安全
自己在职场之中是精英,进入了亲密关系之后怕被拒绝,怕被抛弃,怕对方不爱自己;为何进入关系之后,自己变成了让自己都讨厌的人,为什么自己会这样?
为什么很多人渴望爱,却又不敢构建亲密关系?
为什么会存在即想去构建亲密关系,但又恐惧亲密关系呢?
“为什么我会爱上一个不堪的人”:如何从有毒的亲密关系中走出来?
总以为感情里的自己,是自己的不够,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原因我们的原生家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