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北大医学部做了一次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有一位同学向我提了一个关于内卷的问题,他说:“现在我们好像都非常反对这种内卷的文化,甚至说到谁特别努力上进,主动完成很多任务,就会被冠上‘卷王’的称号,非常招人恨。但是明明有些人就是自己想要上进而已,也没想逼着别人和自己一起卷,只想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好,怎么就成了一种罪过呢?”鹿老师听到这个问题颇有感触,对我说:“对对,你就是那种卷而不自知的人。每天晚上到家,我想岁月静好一会儿,可是一看到你还在电脑跟前负重前行,就搞得我想玩又心中有愧;我想看会儿帅哥美女唱歌跳舞的视频,一回头看见你在解奥数,就觉得应该跟着你一起卷起来。”我说:“可是我并没有要求或者说期望你跟我一起卷啊,你玩你的,不用理我。我努力只是因为我喜欢,并不是想要赢过你什么……”鹿说:“话虽如此说,但咱也是有进取心的好吧。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咱们在评价内卷这件事儿的时候,可能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我不想卷,但看你这么拼,我又不得不卷”。但你并不知道第一个开始主动“卷”的人,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也许人家单纯就是想要更好,即出于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的动机——这道题没会,我自己再好好思考一下;我想要学习的知识更巩固,找老师补习一下;我想要工作更精益求精,回家再加会儿班。由此就可以看出,“卷”,也分为主动卷和被动卷。最开始主动卷的人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一波整体的内卷,而被动卷的人又不得不跟上前者的步伐。但我们须知,主动卷的人,他们是出于一种特别强烈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不断的高峰体验和心流状态,这对于一个人的自信自尊、心理健康是有益的。而被动卷的人,他们是出于外在的压力去投入精力,能感受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重压下的任务,时间长了会产生焦虑、抑郁、耗竭、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和积极性的伤害很大。所以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鼓励鹿老师,还是给同学们提建议,我都是说最好找到一个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去耕耘(主动卷),而不是盲目地出于恐慌而乱卷(被动卷)。那怎样区分自己是主动卷还是被动卷呢?我教授的一门课上,有几位研究生同学的期末作业非常有趣,给了我不少启发。他们编制了一份“内卷”的测量问卷,探讨了“内卷”的两个维度——主动卷和被动卷。其中主动卷这个维度的典型条目包括:“在工作/实习中,即使到了下班时间,我也会为了比别人完成更多的任务达到更好的绩效而主动加班”;“在工作/实习中,我会为了争取晋升/转正的机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主动申请任务等”。被动卷的典型条目则有:“如果我知道别人在课程论文或实验报告中写了很多字,那么为了超过别人我不得不增加我写的字数,即使我有时并不知道要增加什么内容”;“下班前能够完成的事,我也会留一些到加班时完成,避免领导认为我没有别的同事勤奋”。后续的一些相关分析发现:个体主动卷的得分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正相关,而被动卷的得分则与个体的特质焦虑正相关,二者都和过度竞争正相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主动卷还是被动卷,不可否认都和当下的激烈竞争环境有直接关系,是个体应对竞争的尝试。不过差异在于主动卷人的卷是来源于自己的主动性,而被动卷人的卷则来自于怕被落下的焦虑。“被动卷”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思维特征,包括:1)缺乏原创和创业品质,喜欢模仿强者和跟风市场;2)缺乏创造、徒以模仿为能,实是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表现;3)零和思维。第1点很好理解,我想着重聊聊这里总结的第2和3点: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所谓缺乏主体意识,就是看见别人干啥我也干啥,别人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别人创业我也创业,别人直播带货我也直播带货。这其实也跟人的惰性有关,我们的大脑有节约能量的动机,能偷懒则偷懒。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偷懒方式当然是模仿啦,模仿者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是忽视了个体差异,人家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人家能乐在其中,你未必能感受到心流。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什么是我能做到的,什么是我可能卷死了也做不到的。不用看别人卷啥我们就卷啥,换个赛道也许别有洞天。比如鹿老师曾经因为学不好统计学和做不好京酱肉丝而自己生自己的气,朋友劝解她说:“你干嘛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和擅长的人比呢?他是在北大专门教心理统计的教授,你是一个写作者,不用和他比统计啊。”我也对她说:“我擅长捣鼓中餐,你擅长捣鼓西餐,我做京酱肉丝,原本也是为了好玩为了高兴,你做了不高兴就不如不做,干嘛要在别人的赛道上给自己施加压力呢?你比我好看,比我有钱,比我有亲和力,要焦虑也该是我焦虑,你焦虑个啥?”零和博弈(总是盯着存量,而没有想好去如何做增量)内卷本身的定义,就是过度的投入并不能带来收益的增加。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资源有限,僧多粥少,资源能够产出的效益也就非常有限了。在工作学习中也是类似的,保研的名额就那么多,高薪的工作就这么几个。但竞争者确实越来越多,怎么办?只能卷了。其实与其想着怎么分蛋糕,不如想想有没有可能重新做出个蛋糕来。实在做不出来蛋糕,那就少吃点吧,不用太过逼自己。有时候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说不定也能跳出内卷的怪圈。
主动卷和被动卷
2024-06-12 | 浏览: 22
前阵子我在北大医学部做了一次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有一位同学向我提了一个关于内卷的问题,他说:“现在我们好像都非常反对这种内卷的文化,甚至说到谁特别努力上进,主动完成很多任务,就会被冠上‘卷王’的称号,非常招人恨。但是明明有些人就是自己想要上进而已,也没想逼着别人和自己一起卷,只想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好,怎么就成了一种罪过呢?”
鹿老师听到这个问题颇有感触,对我说:“对对,你就是那种卷而不自知的人。每天晚上到家,我想岁月静好一会儿,可是一看到你还在电脑跟前负重前行,就搞得我想玩又心中有愧;我想看会儿帅哥美女唱歌跳舞的视频,一回头看见你在解奥数,就觉得应该跟着你一起卷起来。”
我说:“可是我并没有要求或者说期望你跟我一起卷啊,你玩你的,不用理我。我努力只是因为我喜欢,并不是想要赢过你什么……”
鹿说:“话虽如此说,但咱也是有进取心的好吧。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咱们在评价内卷这件事儿的时候,可能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我不想卷,但看你这么拼,我又不得不卷”。但你并不知道第一个开始主动“卷”的人,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也许人家单纯就是想要更好,即出于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的动机——这道题没会,我自己再好好思考一下;我想要学习的知识更巩固,找老师补习一下;我想要工作更精益求精,回家再加会儿班。
由此就可以看出,“卷”,也分为主动卷和被动卷。
最开始主动卷的人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一波整体的内卷,而被动卷的人又不得不跟上前者的步伐。
但我们须知,主动卷的人,他们是出于一种特别强烈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全情投入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不断的高峰体验和心流状态,这对于一个人的自信自尊、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而被动卷的人,他们是出于外在的压力去投入精力,能感受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重压下的任务,时间长了会产生焦虑、抑郁、耗竭、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和积极性的伤害很大。
所以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鼓励鹿老师,还是给同学们提建议,我都是说最好找到一个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去耕耘(主动卷),而不是盲目地出于恐慌而乱卷(被动卷)。
那怎样区分自己是主动卷还是被动卷呢?我教授的一门课上,有几位研究生同学的期末作业非常有趣,给了我不少启发。他们编制了一份“内卷”的测量问卷,探讨了“内卷”的两个维度——主动卷和被动卷。
其中主动卷这个维度的典型条目包括:
被动卷的典型条目则有:
后续的一些相关分析发现:个体主动卷的得分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得分正相关,而被动卷的得分则与个体的特质焦虑正相关,二者都和过度竞争正相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主动卷还是被动卷,不可否认都和当下的激烈竞争环境有直接关系,是个体应对竞争的尝试。不过差异在于主动卷人的卷是来源于自己的主动性,而被动卷人的卷则来自于怕被落下的焦虑。
“被动卷”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思维特征,包括:
1)缺乏原创和创业品质,喜欢模仿强者和跟风市场;
2)缺乏创造、徒以模仿为能,实是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表现;
3)零和思维。
第1点很好理解,我想着重聊聊这里总结的第2和3点:
缺乏主体性和主体意识
所谓缺乏主体意识,就是看见别人干啥我也干啥,别人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别人创业我也创业,别人直播带货我也直播带货。这其实也跟人的惰性有关,我们的大脑有节约能量的动机,能偷懒则偷懒。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偷懒方式当然是模仿啦,模仿者有成功的,但更多的是忽视了个体差异,人家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人家能乐在其中,你未必能感受到心流。
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什么是我能做到的,什么是我可能卷死了也做不到的。不用看别人卷啥我们就卷啥,换个赛道也许别有洞天。
比如鹿老师曾经因为学不好统计学和做不好京酱肉丝而自己生自己的气,朋友劝解她说:“你干嘛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和擅长的人比呢?他是在北大专门教心理统计的教授,你是一个写作者,不用和他比统计啊。”
我也对她说:“我擅长捣鼓中餐,你擅长捣鼓西餐,我做京酱肉丝,原本也是为了好玩为了高兴,你做了不高兴就不如不做,干嘛要在别人的赛道上给自己施加压力呢?你比我好看,比我有钱,比我有亲和力,要焦虑也该是我焦虑,你焦虑个啥?”
零和博弈(总是盯着存量,而没有想好去如何做增量)
内卷本身的定义,就是过度的投入并不能带来收益的增加。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资源有限,僧多粥少,资源能够产出的效益也就非常有限了。
在工作学习中也是类似的,保研的名额就那么多,高薪的工作就这么几个。但竞争者确实越来越多,怎么办?只能卷了。其实与其想着怎么分蛋糕,不如想想有没有可能重新做出个蛋糕来。
实在做不出来蛋糕,那就少吃点吧,不用太过逼自己。有时候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说不定也能跳出内卷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