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喜欢在网上公开讨论个人恋爱故事?

admin6个月前心理48

“将近七年的恋爱,就这样结束了”

异地恋男朋友这样,该不该分手?”

打开豆瓣、微博,随处可以看到诸如上述主题的帖子,情感问题本来是很私密的,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向网友分享和求助。这些情感问题五花八门,不过细分起来,一般也就以下三种:

1. 寻求答案型

无数个因为爱情的难眠之夜,“分还是不分?”“应不应该结婚?”,这些问题在脑子里盘旋了好多天,还是找不到答案,那就发到网上让广大网友帮助自己分析一下,“骂醒自己”,来个了结吧。

2. 答疑解惑型

以前歌里唱“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不明白”,现在世道变了,男女都一样,男孩的心思也猜不透。

“ta这句话/这么做是什么意思?”“ta这样是不是不在乎/爱我?”,这些帖子也是网络情感讨论的一大热门。

 

3. 树洞型

“跟年下弟弟谈恋爱,可真是太香了!”“喜欢上一个不可能的人”,爱恋期的甜蜜,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的爱慕的苦涩,想尖叫、想呐喊、想酣畅淋漓地大哭一场。

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这些看起来像“发疯”的行为好像都不太合时宜,也不好意思跟熟人倾诉。

此时,网络这个树洞就派上了用场,爱情的酸甜苦辣,请网友和你一起品尝。

 

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和网友讨论私人情感问题?

1.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

虽然网络上的私人情感问题是一种公共讨论,但是这种公开化是以匿名性为前提的。匿名性可以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让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而不至于在现实中被熟人评价或导致“社死”。

情感问题的私密性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和熟人难以启齿的话题,比如最近的劝分组热帖,有人偶然发现男友的菊花成了一条线而怀疑自己被gay骗婚,评论区各种科普让大家纷纷感慨“居然在分组学习到了一个新知识~!”。 

此时网络的匿名性恰好能够避免尴尬,方便和鼓励了人们的相关讨论。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也导致网友之间缺少所讨论问题的相关背景信息,只能以发帖者的描述为出发点去讨论,这样的做法其实有利有弊。

例如,有女网友发帖询问“要不要因为对方抠门而分手”,这个女生说男友人很好,双方都是个税5位数,但没给她买过礼物。最近因为吵架她不理男友,对方就一直几十块几块地发红包给她,而她觉得这样很下头,问网友:“自己是不是太物质了?”

网友们完全不了解他们两人的感情如何、日常相处如何,却要通过这样简短的描述来对帖主做出道德评价,有时候未免会有失偏颇。

 

从好的方面来说,在这种网络讨论中更可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这个例子里,女生目前还是觉得“男友人挺好的”, 即使在当前的关系中已经有了负面经历,但还是会惦记对方对自己的“好”,反思是否是自己的问题或者纠结于是否再给ta另一次机会。

而陌生的网友因为处于第三方视角,有时更易看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不会纠结于 “曾经的甜蜜”。就像评论里说的“五位数工资收入给你三位数红包都不舍得,你自己在他心里什么价值还不懂?”,虽说感情不能用金钱衡量,但有时一些细节行为确实能反映出态度和想法。

当然,这种公开的情感讨论也有弊端。情感问题相当复杂,网络上的讨论由于缺乏足够的背景信息,网友的回复可能并不适合询问者的情况;甚至有时会出现不恰当的“道德谴责”,在详情不明的情况下,评论里就有人开始“教做人”,或者说话阴阳怪气,此时可能导致询问者本就负面的情绪和状态进一步受到打击。

3.社群效应形成的强而有力的支持。

现在网络上的讨论小组,往往是由有相似经历和共同语言的网友组成,这种相似性可以促使大家组成某种“社群”,形成一种更包容的讨论环境和氛围。开口都是“姐妹”,形成一种girls help girls的氛围。

 

有人分享自己遭到伴侣的冷暴力、暴力行为或伴侣出轨的经历,网友对她给予各种安慰和鼓励,有人会分享自己的相似经历,有人会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有人会给出“爱的拥抱”。

这些共情和关怀,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和善意,有时可能是支持当事人渡过难关的重要力量。

谁更愿意公开讨论私人情感问题?

1. 从大部分网络帖子内容来看,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在网上向网友求助私人情感问题。

下图中是随机截图的5个帖子,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其中3个是女性发帖,点进内容就会发现5个都是女性发帖。

 

这也许暗示了:女性在情感问题中面临更多困境,比如年龄、外貌、生育、家庭和职业关系焦虑等,都是压在女性身上的大山,因此她们也会遇到更多困扰和难题需要求助。

另一方面,相比男性,女性也更容易向他人倾诉来缓解情绪。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男性来说,强调要以事业为重,一个男生若过于关注情感问题往往会被说太过儿女情长而遭到贬低,这也可能导致男性的情感更内敛,不易外露。

2.痴迷型和恐惧型依恋人格更倾向于向他人寻求情感意见。

研究者Barthofomew和Horowitz(1991)在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 1969年提出的婴儿-照看者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了成人依恋关系的类型理论。

而Brennan, Clark和Shaver(1998)则用维度法来考察成人依恋风格, 他们认为, 依恋关系可以被概括为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

如下图,我们大部分人的依恋类型都可以分成这四种不同类型: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

 

研究显示,痴迷型和恐惧型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倾向于将私人问题公开化。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两种依恋类型的忧虑被弃维度得分较高,这意味着他们在情感关系中处于一种更不安全的状态,有更多的猜疑和不安,从而更可能去网络上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来平复自己内心的焦虑,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比如,一个有着“又高又帅又体贴的彩票男友”的女生,却时时担心他被其他人“抢走”,各种查岗查手机,焦虑不安,这种就是典型的“痴迷型”依恋,她们更倾向于在网上频繁发帖,希望网友能够支招安抚自己的这种焦虑。

可能并不是问问网友就能解决的

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更大,生活环境恶化、生活质量更差,导致人们的亲密关系更脆弱。互联网的公开性和便利性,也让人们的情感问题更容易陷入比较的泥潭。

过节朋友圈别人秀恩爱,男朋友买了一大朵玫瑰、送了几千的红包,而自己男朋友却连一句问候都没有;朋友结婚彩礼几十万,而自己男朋友家却连几万都不愿意给。

这些物质要求并不是大多数人进入亲密关系的初衷,但很多人却渐渐迷失在这种大数据时代的被迫比较之中。

德籍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一书中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指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数字化交际彻底打破所有距离,以加速自身运行。如今,我们已经被外化为一个‘纯粹的平面’,暴露在无孔不入的网络中。”“自我对他人亦步亦趋,当自我觉得无法跟上他人步伐之时,便会慌乱无措。”

 

情感问题中由于网络引发的比较和竞争也只是这种互联网时代弊端的冰山一角。

现在人们经常体验到的“孤独感”,其实是追求经济、速度至上的现代社会的一种“后遗症”,可能并不是进入亲密关系就能解决的。即使再多的精力投入到钻研情感问题、维持亲密关系,可能也只能填补内心的一点空洞。

努力让自己拥有一个更丰富充盈的心灵才是拥有更好的人生的开端,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你可能想看:

相关文章

异地恋如何越谈越甜?

异地恋如何越谈越甜?

在众多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男主和前女友本来感情很好,但前女友为了学业或事业执意出国或者去另一个城市,二人因此分手。最后男主一定会在本地遇到女主,然后忘掉前女友和女主幸福快乐的生活...

都在可怜宝钏,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在亲密关系里恋爱脑?

都在可怜宝钏,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在亲密关系里恋爱脑?

最近,“挖野菜”梗席卷了各大网络平台,这个梗出自于一部古早的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王宝钏出身于显赫人家,但是却爱上了贫穷的薛平贵。她为了薛平贵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不惜和父母断绝关系也要和他一起去寒...

“我总担心我爱的人,会离我而去”|遗弃图式的6个特征

“我总担心我爱的人,会离我而去”|遗弃图式的6个特征

你是否对爱情持悲观态度?同时,你是否也曾有过一段紧张的关系,这段关系在结束时给你留下了深深的伤害?你是否怀疑自己能否找到一个爱你的人,但同时你却一直希望你会找到?你可能会一直渴望它,即使你没有忘记过...

如何判断一段感情能否长久?

如何判断一段感情能否长久?

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个不错的人,总会想像一下跟对方的未来,在经过了暧昧期决定正式交往后,热恋当中总要面临归于平淡的转换时刻。然而身边与互动中的太多大事小事,都会让你担忧对方是不是适合跟你长期走下去的对象...

27岁,换过10个男朋友:我的“分手上瘾”有救吗?

27岁,换过10个男朋友:我的“分手上瘾”有救吗?

亲爱的陌生人,你好,我叫友佳。第一次以这种形式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其实我很紧张。尽管如此,我还是勇敢记录下一切。希望通过亲身的经历,帮助到更多在亲密关系中受苦的人——那些我们以为解决不了的痛苦,我...

爱情不是必需品,爱自己才是!

爱情不是必需品,爱自己才是!

作者 | 周梵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一个人获得的爱,取决于我们感受爱的能力,只有我们能无条件爱自己,别人才能给出无条件的爱。—— 周梵有人愿意给你全部的爱,你敢要吗?梓琳的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