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学和上一篇我们谈到的后现代思想一样,不是一个学派,本身也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是后现代哲学观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的一种新取向。后现代心理学包括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等方向,也涵盖了反思团队、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合作对话等咨询学派。这一篇关注后现代心理学带来的新视角和贡献,下一篇来谈后现代咨询的多元实践。1心理学的新视角后现代哲学将现代性的核心特征归结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科学主义(又称理性中心主义)、个体主义,并对这四个维度做了颠覆性的批判。当后现代哲学完全渗透到心理学领域后,后现代心理学从研究到实践,也都秉持着“四反立场”。心理学家叶浩生教授在两篇论文中对后现代心理学的“四反立场”做了很好的论述。1)反基础主义现代心理学站在主客观二分法基础上,认为理性主体和客观世界是客观实在(reality),而心理学知识是以作为“精神实在”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比如认知心理学假定存在一个内在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基础,而精神分析认为存在无意识心理过程作为探索对象。后现代心理学者认为,在心理学所谓的“科学知识”背后并没有一个“心理实在”作为基础,所有知识都是特定社会群体协商一致的意见。知识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客观方法“发现”的。2)反本质主义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存在着稳定的本质特征,比如一个稳定的真实自我。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不存在一个作为本质的自我,各种意识与行为也不是内在本质所决定。所谓自我、意识和行为都应该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都是语言文化建构的结果。3)反科学主义(理性中心主义)现代心理学认为,通过逻辑实证能发现有关心智或行为的普遍真理;通过真理性知识的积累最终确立心理学作为科学的统一理论体系。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过程不是一个实体,具有文化特性,不存在关于人的普遍真理,必须要在特定情境中理解。在研究方法上也应接受实证主义之外的、多样性的方法。4)反个体主义现代心理学几乎都把关注焦点放在个体内部,过于从个体内部过程或直接的环境刺激中寻求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解释,也把问题更归结为人的内部缺陷,比如情绪管理差、不合理信念、僵化的心智模式等。后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视角严重忽视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它的关注焦点不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而在于语言和社会文化怎么建构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行为。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我也从不同角度(如下图1)总结了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差异。(图1)新思想很快被应用到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给实践的四个层面都带来变化:首先,对问题的定位不同了:从“个人取向”到“关系取向”,也就是从认为问题是个人缺陷,到认为问题是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形成。其次,目标不同了:从“消除问题”到“赋予意义”。前者聚焦于问题拿结果,后者在过程中建构新视角。第三,任务不同了:从“矫正”到“扰动”。咨询从确定的、线性过程,转变为不确定的、非线性过程。第四,咨询师角色与咨访关系不同了:从“咨询师是专家”到“当事人是专家”,从“治疗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2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从对立到对话尽管后现代心理学面对任何声称自己更正确的理论(甚至对自身)都保持着批评性的态度,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后现代心理学同时也主张“尊重差异、对话整合”。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对各学派带来了很积极的变化:首先,推动了心理治疗各学派的发展。一旦提到现代主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诸如派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很多后现代心理学的学习者就认为是它们是不够好的、过时的、权力不对等的。事实上各大学派的理论模型也在持续更新,也越来越多接受建构主义思想,学派之间也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图2)举几个例子。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概念就是其跳出单一个体主义视角,从关系视角理解心理现象的体现;而且心理动力学依然是从个体内在视角理解人,提供最多洞见的理论体系。作为认知行为学派第三浪潮的接纳承诺疗法(ACT)的理念也极具后现代性。当代家庭治疗与早期也大不相同,不再坚持存在所谓的理想家庭互动模式,更相信每个家庭独特的自组织。其次,为各学派的整合提供了可能。在现代心理学视角下,不同学派从理论上都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并认为其他理论模型存在某种形式的缺陷,各种理论在实践中很难真正从哲学层面有效整合。很多试图整合的实践,更像是一种现实层面实用主义的折中。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既然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模型掌握着真理,那么不同学派也就没有本质的优劣,都有其合理性和意义。由此,也就自然而然导向了合作、对话与整合创新,而不再是对立、批评和各行其道。这也正是推动了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社会建构论大师肯尼斯·格根所畅想的未来。3哲学观引路,实践中整合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后现代取向咨询的初学者常常对某个现代主义咨询学派表现出排斥和批评的态度(尤其是对精神分析),但却针对的是人家几十年前的理论模型,显得空泛而不合时宜,更像是借被批评的客体确立自己的合理性、优越性。这不仅大大的妨碍了自己作为助人者更全面的理解人,也违背了自己所秉持的后现代精神。一些学者将百年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学派简单简单分类,比如(如上图2):精神分析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存在-人本取向,家庭治疗取向,后现代取向。(图3)每个取向都为助人者理解人、问题以及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套理论模型(如上图3):精神分析取向对理解人的内驱力有独到见解,认知行为取向对于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提供了理论模型,存在-人本取向则强调了尊重个体需求与潜能的重要性,家庭治疗取向则擅长从系统互动角度理解人与问题的关系,后现代取向进一步强调了情境与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前三个取向采纳现代主义的个体化视角,认为人有一个“本质自我”。后两个取向从关系的角度理解人,认为人有一个持续在关系中被建构的“关系自我”。当我们在没有深入理解一个取向之前就对其报以批评态度,于实践并无益处。同样的,当我们过于钟爱某一个取向而容不下其他取向时,也会变得固执而片面。曾有心理学家说过一句有趣的话:你可以跟一个学派尽情恋爱,但不要和某个学派结婚。回到实践,我们要博采众长,更要一致的哲学观指引。对于咨询取向的选择无关对错,却很重要。它是哲学立场和价值主张的确认,更是在回应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助人者)?下一篇,我们一起来看后现代咨询不同学派的实践。 你可能想看: 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丨后现代心理学系列2 后现代心理学是后现代哲学观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的一种新取向。 创造幸福,从此刻开始 | 积极心理学的SPIRE幸福模型 我们都具备改变自身境遇、增添幸福感的力量。 ChatGPT 取代心理治疗师,部分成现实! 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 研究|聊导师和老板八卦的后果 针对上级的负面工作场所八卦会给作为八卦发起者的员工带来一系列微妙的负面影响。 关于骂淘宝的后续及澄清 首先要和大家交代的是,与淘宝的事情已经基本上解决,而且速度很快,当天中午就解决了。 Google正式开始转向移动优先索引 3月26号,Google官方博客宣布开始向mobile-first index转移。做英文SEO的同学需要更加关注移动友好要求。 百度对301转向反应缓慢的再观察 众所周知,百度对301转向反应非常缓慢,网上站长和SEO们的抱怨大把大把的。最近对这个问题又注意观察了一下。 301转向公开实验 搜索引擎到底支持301转向到什么程度?反应速度多快?权重是否完全传递?对收录有什么影响?拿SEO每天一贴做个实验。 google.cn转向到google.com.hk去了 刚刚访问google.cn被转向到google.com.hk去了。 无聊,现代人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心理小知识 与其和无聊展开“拉锯战”,还不如接纳它,这更容易,也更有成效。
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丨后现代心理学系列2
2024-06-12 | 浏览: 26
后现代心理学和上一篇我们谈到的后现代思想一样,不是一个学派,本身也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是后现代哲学观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的一种新取向。
后现代心理学包括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等方向,也涵盖了反思团队、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合作对话等咨询学派。
这一篇关注后现代心理学带来的新视角和贡献,下一篇来谈后现代咨询的多元实践。
1心理学的新视角
后现代哲学将现代性的核心特征归结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科学主义(又称理性中心主义)、个体主义,并对这四个维度做了颠覆性的批判。
当后现代哲学完全渗透到心理学领域后,后现代心理学从研究到实践,也都秉持着“四反立场”。心理学家叶浩生教授在两篇论文中对后现代心理学的“四反立场”做了很好的论述。
1)反基础主义
现代心理学站在主客观二分法基础上,认为理性主体和客观世界是客观实在(reality),而心理学知识是以作为“精神实在”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比如认知心理学假定存在一个内在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基础,而精神分析认为存在无意识心理过程作为探索对象。
后现代心理学者认为,在心理学所谓的“科学知识”背后并没有一个“心理实在”作为基础,所有知识都是特定社会群体协商一致的意见。知识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客观方法“发现”的。
2)反本质主义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存在着稳定的本质特征,比如一个稳定的真实自我。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不存在一个作为本质的自我,各种意识与行为也不是内在本质所决定。所谓自我、意识和行为都应该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都是语言文化建构的结果。
3)反科学主义(理性中心主义)
现代心理学认为,通过逻辑实证能发现有关心智或行为的普遍真理;通过真理性知识的积累最终确立心理学作为科学的统一理论体系。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过程不是一个实体,具有文化特性,不存在关于人的普遍真理,必须要在特定情境中理解。在研究方法上也应接受实证主义之外的、多样性的方法。
4)反个体主义
现代心理学几乎都把关注焦点放在个体内部,过于从个体内部过程或直接的环境刺激中寻求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解释,也把问题更归结为人的内部缺陷,比如情绪管理差、不合理信念、僵化的心智模式等。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视角严重忽视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它的关注焦点不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行为,而在于语言和社会文化怎么建构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行为。
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我也从不同角度(如下图1)总结了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差异。
(图1)
新思想很快被应用到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给实践的四个层面都带来变化:
首先,对问题的定位不同了:从“个人取向”到“关系取向”,也就是从认为问题是个人缺陷,到认为问题是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形成。
其次,目标不同了:从“消除问题”到“赋予意义”。前者聚焦于问题拿结果,后者在过程中建构新视角。
第三,任务不同了:从“矫正”到“扰动”。咨询从确定的、线性过程,转变为不确定的、非线性过程。
第四,咨询师角色与咨访关系不同了:从“咨询师是专家”到“当事人是专家”,从“治疗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
2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从对立到对话
尽管后现代心理学面对任何声称自己更正确的理论(甚至对自身)都保持着批评性的态度,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后现代心理学同时也主张“尊重差异、对话整合”。
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对各学派带来了很积极的变化:
首先,推动了心理治疗各学派的发展。
一旦提到现代主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诸如派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很多后现代心理学的学习者就认为是它们是不够好的、过时的、权力不对等的。事实上各大学派的理论模型也在持续更新,也越来越多接受建构主义思想,学派之间也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图2)
举几个例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概念就是其跳出单一个体主义视角,从关系视角理解心理现象的体现;而且心理动力学依然是从个体内在视角理解人,提供最多洞见的理论体系。作为认知行为学派第三浪潮的接纳承诺疗法(ACT)的理念也极具后现代性。当代家庭治疗与早期也大不相同,不再坚持存在所谓的理想家庭互动模式,更相信每个家庭独特的自组织。
其次,为各学派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在现代心理学视角下,不同学派从理论上都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并认为其他理论模型存在某种形式的缺陷,各种理论在实践中很难真正从哲学层面有效整合。很多试图整合的实践,更像是一种现实层面实用主义的折中。
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既然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模型掌握着真理,那么不同学派也就没有本质的优劣,都有其合理性和意义。由此,也就自然而然导向了合作、对话与整合创新,而不再是对立、批评和各行其道。
这也正是推动了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社会建构论大师肯尼斯·格根所畅想的未来。
3哲学观引路,实践中整合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后现代取向咨询的初学者常常对某个现代主义咨询学派表现出排斥和批评的态度(尤其是对精神分析),但却针对的是人家几十年前的理论模型,显得空泛而不合时宜,更像是借被批评的客体确立自己的合理性、优越性。这不仅大大的妨碍了自己作为助人者更全面的理解人,也违背了自己所秉持的后现代精神。
一些学者将百年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学派简单简单分类,比如(如上图2):精神分析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存在-人本取向,家庭治疗取向,后现代取向。
(图3)
每个取向都为助人者理解人、问题以及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套理论模型(如上图3):精神分析取向对理解人的内驱力有独到见解,认知行为取向对于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提供了理论模型,存在-人本取向则强调了尊重个体需求与潜能的重要性,家庭治疗取向则擅长从系统互动角度理解人与问题的关系,后现代取向进一步强调了情境与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
前三个取向采纳现代主义的个体化视角,认为人有一个“本质自我”。后两个取向从关系的角度理解人,认为人有一个持续在关系中被建构的“关系自我”。
当我们在没有深入理解一个取向之前就对其报以批评态度,于实践并无益处。同样的,当我们过于钟爱某一个取向而容不下其他取向时,也会变得固执而片面。曾有心理学家说过一句有趣的话:你可以跟一个学派尽情恋爱,但不要和某个学派结婚。
回到实践,我们要博采众长,更要一致的哲学观指引。
对于咨询取向的选择无关对错,却很重要。它是哲学立场和价值主张的确认,更是在回应自己: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助人者)?
下一篇,我们一起来看后现代咨询不同学派的实践。
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丨后现代心理学系列2
后现代心理学是后现代哲学观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咨询实践的一种新取向。
创造幸福,从此刻开始 | 积极心理学的SPIRE幸福模型
我们都具备改变自身境遇、增添幸福感的力量。
ChatGPT 取代心理治疗师,部分成现实!
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
研究|聊导师和老板八卦的后果
针对上级的负面工作场所八卦会给作为八卦发起者的员工带来一系列微妙的负面影响。
关于骂淘宝的后续及澄清
首先要和大家交代的是,与淘宝的事情已经基本上解决,而且速度很快,当天中午就解决了。
Google正式开始转向移动优先索引
3月26号,Google官方博客宣布开始向mobile-first index转移。做英文SEO的同学需要更加关注移动友好要求。
百度对301转向反应缓慢的再观察
众所周知,百度对301转向反应非常缓慢,网上站长和SEO们的抱怨大把大把的。最近对这个问题又注意观察了一下。
301转向公开实验
搜索引擎到底支持301转向到什么程度?反应速度多快?权重是否完全传递?对收录有什么影响?拿SEO每天一贴做个实验。
google.cn转向到google.com.hk去了
刚刚访问google.cn被转向到google.com.hk去了。
无聊,现代人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心理小知识
与其和无聊展开“拉锯战”,还不如接纳它,这更容易,也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