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曾经罗曼史,点点滴滴,刻骨铭心,然而曲终人散,蓦然回首,爱已成往事。回望过去种种,一阵如幻似真的痛楚袭来。但恰恰是这种痛楚,往往使得人们对一段感情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明·汤显祖《惊梦·皂罗袍》作为旁观者,你如何看待一对曾经的灵魂伴侣?“过世CP”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指的是已经分手或不再活跃的情侣角色,其中“过世”形容一段关系的破裂或者被尘封。偏偏这样令人心痛的关系,使得一批“CP粉”为之难以自拔,通过回味原作、二次创作等各种方式来怀念它——难道“过世CP”更香甜吗?“过世CP”指向了BE这个概念。BE即Bad Ending,意为悲剧结局,与HE(Happy Ending,圆满结局)相对。许多传世的影视文学经典都以悲剧收场,给人极大的震撼,令人不断回味。这不禁引发了一种思考:悲剧,何以吸引人们?BE,何以成为美学?这样的疑问在启蒙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悲剧悖论(Paradox of Tragedy)由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试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喜爱悲剧艺术,但至今仍未有“标准答案”。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一时真CP,一世意难平悲剧动人,读罢断肠。“悲伤”“遗憾”这些负性情绪,或许是BE故事带给我们最浅显、最直观的感受。悲剧往往更容易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负性偏差 (Negative Bias) 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点。具体来说,人们关注、学习和使用负面信息的频率要高于正面信息[1]。在情感系统运作的层面,与中性或积极事件相比,消极事件会引起更强烈、更迅速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反应[2]。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持续的时间更长,人们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消极事件,而且会对消极事件进行更多的推理[3]。从学习和记忆进程的角度来讲,受到更多关注的事件更容易使人记忆深刻,以至于“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除了情绪被唤起之外,当人物角色走向Bad Ending时,观众的心也同样被隐隐牵动着——这就是共情(Empathy)。神经科学为共情提供了证据: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s)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个体观察人物角色的行为活动或情绪表现时,这种神经元会受到激活;在个体自己进行同样的活动或产生同样的情绪时,这种神经元也发生激活——这意味着“perceiving is doing”。镜像神经系统的参与,使得人们能“感同身受”地获得对观察到的情绪的切身体验[4]。当然,虚构的故事也能让人共情。哪怕书籍和电影中的情感场景是完全虚构的,人们也会对其产生情感反应,并且这种共情与真实故事下的感受没有什么功能差异[5]。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能会落入俗套,让人感觉到不真实。当励志电影中的主角奋发图强时,我们似乎已经猜到了TA最终取得成功的结局;当传统的童话谈论到主角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时,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并不总是如意。幸福总是如此相似,我们当然清楚何为“圆满”;但现实之路总少不了坎坷曲折,却少有人教我们如何处理遗憾。在故事中,我们不需要真实地面对或处理那些或窘迫或悲痛的情节,便得以心无旁骛地体验这些情感,不带压力地感受自我与TA人的联结,学习如何去应对关系与生命中的“不圆满”。悲剧,导向了幸福仅仅是“意难平”,似乎还是无法解释人们对悲剧的喜爱。除了强烈的生理唤醒和感同身受的体验外,BE所带给人们的感受,一定还有其它的价值。人们并不总是回避负性的情感状态,比如BE所带给人们的泪水。从进化的角度而言,人类所有的情感状态——包括不愉快的情感状态——都具有相应的功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益处。事实上,轻度的悲伤会带来一些认知上的好处,比如更专注、更包容的思维方式[6]。你是否也曾在看完一场悲剧后,感受到头脑更加清晰了呢?除了认知这个维度,人们还可以从悲剧中获得快乐:个体越感到悲伤,越享受悲剧。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扮演了重要的中间角色。有研究表明,由悲剧引发的悲伤情绪会引发个体对生活的反思,从而增加观看悲剧的乐趣;这种情绪还能激起个体对亲密关系的特别思考,进而增加生活幸福感。学者Mary Beth Oliver和Anne Bartsch将被一个悲伤、凄美或苦乐参半的故事打动的感觉称为“欣赏”(appreciation),并将其定义为“一种体验状态,其特点是感知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被感动的感觉,以及阐述由体验激发的思想和情感的动机”[7]。这种沉思式的娱乐体验可以从个人寻求自我接纳、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释,最终促成一种超越短期情感调节的幸福感[8]。当人们更多地在故事中发现和思考意义,更多地与自我进行关联和反思时,这实际上也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引导着人们去追求更多的幸福与美好。故事之外,还有想象与创作抛开那些由BE所引发的悲伤情绪,悲剧是否能直接向人们提供积极体验呢?悲剧提供了直观的想象与创作空间。原始故事之外,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想象和再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来重新诠释已有的作品。同人创作(fanfiction)是绝佳的例子。一方面,人们挖掘原作中的蛛丝马迹,为人物角色曾经相爱提供佐证:即便后来不被承认,但原来高朋满座时,也曾将隐晦爱意说至尽兴。另一方面,已成定局的Bad Ending不禁让人们幻想:“假如……结局还会如此吗?”于是,人们想象角色有不同的选择,赋予角色新的命运,为故事增加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尽情创造情节发展的无数潜在可能性。这种探索涉及与故事中不断发展的人物的互动,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9]。探索本身源于对故事所提供的内在世界的兴趣,可以促进对自身以及TA人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情绪调节能力[10]。同时,创造力本身所包含的强烈混合情感和动机之中,往往也夹杂着纯粹的快乐,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lice Munro所说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种真正令人震惊的愉悦的感觉”[11]。一些来自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经验证据也支持“创造力让人们感觉良好”这个说法[12]。因此,当人们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BE赋予新的意义或重新演绎它时,悲剧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吸引力。ENDINGBE所带给人们的愉悦感与幸福感,实质是“成长”。在悲剧的背后,人们追求的依然是世间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于一段感情,BE和HE的界限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对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言,一味地用BE与HE对结局进行二元化的划分,其实也不免有些狭隘。即便结局破裂,个体依然可以拥有完满和令人愉悦的过程性体验;即便过程失败,这段经历依然能够给个体带来独特的启示意义,丰富个体的生命历程。——清·曹雪芹《红楼梦》我们的现实也许更加复杂难言,因为个体生命远远比艺术作品要厚重。也许是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那些故事轻轻接住了我们的遗憾与愿望,令渺小在宏大中得到共鸣。最起码,这些故事安慰到了我们: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爱无需永恒,你不用害怕。——《喜帖街》,黄伟文作词,谢安琪演唱—学堂君—学堂君从小到大嗑过不少cp,包括动漫cp、小说cp和影视cp······当他们BE的时候,学堂君就在网上搜索续集、同人文,想为他们找到更好的结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堂君嗑cp的方式已经转战B站剪辑了,读者朋友们呢! 你可能想看: 为什么我和伴侣总是反复争吵?| 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在重复的问题上争吵,不论这个问题是大是小,对你们的关系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整容改命?面相学可信吗 面相的说法真的靠谱吗? 杀戮,血腥,枪械……暴力美学带来的快感和宣泄 有时候,人需要被提醒罪恶的存在,需要去改正,去变革。他不应该永远只记得善与美。 你嗑的CP又BE了,这难过程度不亚于失恋!|热点心理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磕cp? 磕CP整整20年,我成功戒掉了爱情丨恋爱观察员 当你看到别人在谈恋爱时,你的脑区也会与别人的脑区产生相似的兴奋,就好像自己也在谈恋爱一样。 我可以单身,但我嗑的CP必须在一起 嗑cp究竟为何让人如此上头,甚至比自己谈恋爱还要开心? 有图有真相?| 八卦是怎样变得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针对这个现象也做出了几种解释,其中最主要两种理论解释是"虚假证据假说"和“加工流畅性假说”。 有图有真相?| 八卦是怎样变得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针对这个现象也做出了几种解释,其中最主要两种理论解释是"虚假证据假说"和“加工流畅性假说”。 残酷真相:为什么“断崖式分手”比出轨更伤人 只要你的内心拥有对自我的尊重与价值的认可,就能重新生长出爱与被爱的能力。 性心理咨询:我是同性恋,如何告诉家人真相? 出柜的最大压力往往来自家庭。
真相是假?嗑CP与BE美学(可能有刀)
2024-06-12 | 浏览: 23
作为旁观者,你如何看待一对曾经的灵魂伴侣?“过世CP”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指的是已经分手或不再活跃的情侣角色,其中“过世”形容一段关系的破裂或者被尘封。偏偏这样令人心痛的关系,使得一批“CP粉”为之难以自拔,通过回味原作、二次创作等各种方式来怀念它——难道“过世CP”更香甜吗?
“过世CP”指向了BE这个概念。BE即Bad Ending,意为悲剧结局,与HE(Happy Ending,圆满结局)相对。许多传世的影视文学经典都以悲剧收场,给人极大的震撼,令人不断回味。这不禁引发了一种思考:悲剧,何以吸引人们?BE,何以成为美学?
这样的疑问在启蒙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悲剧悖论(Paradox of Tragedy)由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试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喜爱悲剧艺术,但至今仍未有“标准答案”。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一时真CP,一世意难平悲剧动人,读罢断肠。“悲伤”“遗憾”这些负性情绪,或许是BE故事带给我们最浅显、最直观的感受。
悲剧往往更容易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负性偏差 (Negative Bias) 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点。具体来说,人们关注、学习和使用负面信息的频率要高于正面信息[1]。在情感系统运作的层面,与中性或积极事件相比,消极事件会引起更强烈、更迅速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反应[2]。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持续的时间更长,人们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消极事件,而且会对消极事件进行更多的推理[3]。从学习和记忆进程的角度来讲,受到更多关注的事件更容易使人记忆深刻,以至于“念念不忘”“刻骨铭心”。
除了情绪被唤起之外,当人物角色走向Bad Ending时,观众的心也同样被隐隐牵动着——这就是共情(Empathy)。
神经科学为共情提供了证据: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s)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个体观察人物角色的行为活动或情绪表现时,这种神经元会受到激活;在个体自己进行同样的活动或产生同样的情绪时,这种神经元也发生激活——这意味着“perceiving is doing”。
镜像神经系统的参与,使得人们能“感同身受”地获得对观察到的情绪的切身体验[4]。当然,虚构的故事也能让人共情。哪怕书籍和电影中的情感场景是完全虚构的,人们也会对其产生情感反应,并且这种共情与真实故事下的感受没有什么功能差异[5]。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能会落入俗套,让人感觉到不真实。当励志电影中的主角奋发图强时,我们似乎已经猜到了TA最终取得成功的结局;当传统的童话谈论到主角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时,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并不总是如意。幸福总是如此相似,我们当然清楚何为“圆满”;但现实之路总少不了坎坷曲折,却少有人教我们如何处理遗憾。
在故事中,我们不需要真实地面对或处理那些或窘迫或悲痛的情节,便得以心无旁骛地体验这些情感,不带压力地感受自我与TA人的联结,学习如何去应对关系与生命中的“不圆满”。
悲剧,导向了幸福仅仅是“意难平”,似乎还是无法解释人们对悲剧的喜爱。除了强烈的生理唤醒和感同身受的体验外,BE所带给人们的感受,一定还有其它的价值。
人们并不总是回避负性的情感状态,比如BE所带给人们的泪水。从进化的角度而言,人类所有的情感状态——包括不愉快的情感状态——都具有相应的功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产生益处。事实上,轻度的悲伤会带来一些认知上的好处,比如更专注、更包容的思维方式[6]。你是否也曾在看完一场悲剧后,感受到头脑更加清晰了呢?
除了认知这个维度,人们还可以从悲剧中获得快乐:个体越感到悲伤,越享受悲剧。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扮演了重要的中间角色。有研究表明,由悲剧引发的悲伤情绪会引发个体对生活的反思,从而增加观看悲剧的乐趣;这种情绪还能激起个体对亲密关系的特别思考,进而增加生活幸福感。
学者Mary Beth Oliver和Anne Bartsch将被一个悲伤、凄美或苦乐参半的故事打动的感觉称为“欣赏”(appreciation),并将其定义为“一种体验状态,其特点是感知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被感动的感觉,以及阐述由体验激发的思想和情感的动机”[7]。这种沉思式的娱乐体验可以从个人寻求自我接纳、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释,最终促成一种超越短期情感调节的幸福感[8]。
当人们更多地在故事中发现和思考意义,更多地与自我进行关联和反思时,这实际上也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引导着人们去追求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故事之外,还有想象与创作抛开那些由BE所引发的悲伤情绪,悲剧是否能直接向人们提供积极体验呢?
悲剧提供了直观的想象与创作空间。原始故事之外,人们依然可以通过想象和再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来重新诠释已有的作品。
同人创作(fanfiction)是绝佳的例子。一方面,人们挖掘原作中的蛛丝马迹,为人物角色曾经相爱提供佐证:即便后来不被承认,但原来高朋满座时,也曾将隐晦爱意说至尽兴。
另一方面,已成定局的Bad Ending不禁让人们幻想:“假如……结局还会如此吗?”于是,人们想象角色有不同的选择,赋予角色新的命运,为故事增加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尽情创造情节发展的无数潜在可能性。
这种探索涉及与故事中不断发展的人物的互动,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9]。探索本身源于对故事所提供的内在世界的兴趣,可以促进对自身以及TA人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情绪调节能力[10]。
同时,创造力本身所包含的强烈混合情感和动机之中,往往也夹杂着纯粹的快乐,也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lice Munro所说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种真正令人震惊的愉悦的感觉”[11]。一些来自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经验证据也支持“创造力让人们感觉良好”这个说法[12]。
因此,当人们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BE赋予新的意义或重新演绎它时,悲剧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吸引力。
ENDINGBE所带给人们的愉悦感与幸福感,实质是“成长”。在悲剧的背后,人们追求的依然是世间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于一段感情,BE和HE的界限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对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言,一味地用BE与HE对结局进行二元化的划分,其实也不免有些狭隘。即便结局破裂,个体依然可以拥有完满和令人愉悦的过程性体验;即便过程失败,这段经历依然能够给个体带来独特的启示意义,丰富个体的生命历程。
——清·曹雪芹《红楼梦》
我们的现实也许更加复杂难言,因为个体生命远远比艺术作品要厚重。也许是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那些故事轻轻接住了我们的遗憾与愿望,令渺小在宏大中得到共鸣。最起码,这些故事安慰到了我们: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爱无需永恒,你不用害怕。
——《喜帖街》,黄伟文作词,谢安琪演唱
—学堂君—学堂君从小到大嗑过不少cp,包括动漫cp、小说cp和影视cp······当他们BE的时候,学堂君就在网上搜索续集、同人文,想为他们找到更好的结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堂君嗑cp的方式已经转战B站剪辑了,读者朋友们呢!
为什么我和伴侣总是反复争吵?| 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在重复的问题上争吵,不论这个问题是大是小,对你们的关系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整容改命?面相学可信吗
面相的说法真的靠谱吗?
杀戮,血腥,枪械……暴力美学带来的快感和宣泄
有时候,人需要被提醒罪恶的存在,需要去改正,去变革。他不应该永远只记得善与美。
你嗑的CP又BE了,这难过程度不亚于失恋!|热点心理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磕cp?
磕CP整整20年,我成功戒掉了爱情丨恋爱观察员
当你看到别人在谈恋爱时,你的脑区也会与别人的脑区产生相似的兴奋,就好像自己也在谈恋爱一样。
我可以单身,但我嗑的CP必须在一起
嗑cp究竟为何让人如此上头,甚至比自己谈恋爱还要开心?
有图有真相?| 八卦是怎样变得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针对这个现象也做出了几种解释,其中最主要两种理论解释是"虚假证据假说"和“加工流畅性假说”。
有图有真相?| 八卦是怎样变得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针对这个现象也做出了几种解释,其中最主要两种理论解释是"虚假证据假说"和“加工流畅性假说”。
残酷真相:为什么“断崖式分手”比出轨更伤人
只要你的内心拥有对自我的尊重与价值的认可,就能重新生长出爱与被爱的能力。
性心理咨询:我是同性恋,如何告诉家人真相?
出柜的最大压力往往来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