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云原本是姊妹群中公认的活跃份子,不管办什么活动,包括户外飞盘、露营;室内看展或读书会,都能看见韶云的身影。看韶云的朋友圈,大家都觉得韶云的生活很丰富,永远都有新鲜事物。但近一个月,大家发现韶云的朋友圈变了,韶云鲜少分享活动照片,而是开始发些与爱情与生活有关的图片,并配有长吁短叹的诗句。有时那些抒发情感的语句是韶云自己的内心话,好像她有满怀的惆怅。经韶云身边的朋友分享,大家才知道韶云恋爱了,但这场恋爱并不是很顺利,对方对韶云若即若离,偏偏韶云很喜欢这位男孩子,那份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对方知晓的想法就通过朋友,间接觅得一个被对方看见的机会。又过了一个多月,大家发现韶云的朋友圈沉寂下来,原本那些情感丰富的诗句没了,紧接着是两三天出现的小短文,这些短文多跟生活态度、人生哲学有关,谈的是「人生重要为何?」、「论爱情」等。大家对于韶云一连串的变化,感觉韶云因为恋爱而成为多愁善感的诗人,又因为失恋而对爱情有所反思,成了一位哲学家。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你身边也有一位韶云吗?或者,你跟韶云一样,正因为爱情而变成诗人,或因为一段感情的结束而像一位热爱沉思的哲学家呢? 诗与情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人的灵魂有三种内在本质,第一种是情欲,一种是理性,还有一种是意志。柏拉图用阿波罗驾驶由两匹马拉的马车来比喻灵魂三分的特质,一匹马是情欲,另一匹是理性,而驾驶马车的是意志。这意味着人虽然是理性的动物,但人并不是只有理性,也并不总是听从理性来行事。当人沉浸在爱情中,他的意志更多受到情欲的左右,意志薄弱,这时这辆马车往往呈现出某种不理性的、失控的状态。但这并非就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状态,因为若无情欲的力量,人就不可能互相结合,感受到爱恋的喜悦,繁衍后代。更何况,情欲的动力使人拥有创造力,能打破固有的理性思维,进入对于情爱、欲望等抽象感受与相关概念的思维活动。诗歌是抒情的,如陆机在〈文赋〉写道:「诗缘情而绮靡」,又好比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歌是诗人灌注情感所生的产物,在于那些感受强烈,却又无比抽象,没办法用具体客观的事物加以表达。就像我们去问:「爱是什么?」,我们很难有一个答案,因为我们可以拿出一本描写爱的书,用墨水写下爱这个字,但我们没办法捧出爱。这使得爱在其中的人深受其苦,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深深的被爱的感受给包围。心理学家普鲁齐克(R. Plutchik)认为人类有八大原型情绪:害怕(fear)、生气(anger)、 欢乐(joy)、悲伤(sadness)、接纳(acceptance)讨厌(disgust)、期待(expectancy) 和惊讶(surprise)。上述情绪都需要抒发,因此用诗歌来表达爱的相关感受,使人得以在与爱相关的情绪中存活下来。每个爱中人需要表达,需要通过这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方式,让爱变成好似可以捉摸的、具体化的对象,通过类似的表达释放情感,好让自己安心一些。某个角度来说,因爱催生的创作欲就像一场叙事治疗。 诗与哲思谈到哲学思维,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哲学思维学堂》谈到,哲学思维强调人们把经验的、理性的思维推演到极限,好使一切真理的根源与全貌显现出来,包括那些我们尚无法解答的问题,通过这个追求,一个人不只是获得合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中了解自己,以及形成自己的本质,也包括生命的意义。所以哲学就是在教一个人如何合宜的听从理性与情欲的声音,然后运用意志进行决断。当我们沉浸在爱中,我们不由自主得听从情欲的声音。但当爱幻灭了,关系结束了,我们就需要为这一切带来的伤痛进行治疗。这时,我们会试图从伤痛中逐渐走出来,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检视,这是一种反思的历程。反思是疗愈失恋的绝佳方式,是意志听从理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逐渐走出情欲的呼喊,回归理性的征兆。更進一步說,这段从狂热到冷静、从幻灭到接受现实的过程通常会历经几个反思阶段:第一、改变对方想法这时爱中人还没接受关系濒临破裂的现实,希望思考出一个改变对方想法的方法,对关系的好坏判断来自方法的问题、事情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第二、表达自我感受当爱中人面对外在关系失去改变的可能,引发种种内在种种感受,通过反思不断输出,这时人的想法是混乱的、发散的,因为意识到无力改变对方而失落,只能藉由大量释放内在感受。第三、转变自我认知爱中人真正开始接受关系生变,自身无法扭转关系的现实。他试图改变自己对关系的看法,包括对对方的看法。这时可能会有憎恶、愤怒、埋怨等情绪,自我认知的转变也包括对于爱的观念转变。一个原本相信「爱就是一生一世」的人,可能会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第四、增进个人资源以前一段感情的痛苦经验为参考和教训,个人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主要心力放在发展优势、改善劣势。这时对下一段感情、下一个恋人也有了新的想像和期望。第五、拓展认知体系前一段感情的伤痛日渐远去,对于自我、对于爱的探索还在继续。人们会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藉由心理咨询、灵修等方式继续探索,这个探索也包括新的恋爱,藉此产生新的经验,进而重新展开下一轮的循环。 恋人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爱情,一部分只能如诗一般进行抽象表达,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属于哲学反思的范畴。反思使我们和爱情保持一个距离,让我们对爱与关系有着更加客观的思考,看清爱中的自我。但这种状态往往来自于我们不在爱的漩涡之中,方能保持一个易于观察与反思的场所。但如果我们想要好好感受爱的幸福与喜悦,我们就得接受情欲带来的内在冲突、纠结与伤痛的可能性。这是爱的可能性,也是人生变得更丰富的基石。我们每个人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正如我们既能投身于爱,亦能藉由爱的经验有所反思,进而使我们因爱而成长,又因成长而知晓爱的真谛,懂得去爱。 你可能想看: 冷暴力和断崖式分手,是如何摧毁安全体系让人变得焦虑 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冷暴力和断崖式分手是如何瞬间摧毁一个人的安全体系的。 30岁不结婚的女人,会变成什么样? 婚姻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巨大的危险。 即使未来不可知|《不安的哲学》 凝视不安,接纳不安,和不安共存,未尝不是一种“解决不安”的手段。 即使未来不可知|《不安的哲学》 凝视不安,接纳不安,和不安共存,未尝不是一种“解决不安”的手段。 你嗑的CP又BE了,这难过程度不亚于失恋!|热点心理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磕cp? 心理学研究:失恋,为什么那么痛? 接纳和允许失恋的自我会经历痛苦,这也是让新的自我重新生长的机会和必经之路。 失恋35天后,我终于找到了最爱我的人 我是完整的、稳定的,不再依赖别人的爱而存在。 给我一杯忘情水——失恋了,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面对失恋的痛苦时,我们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不就是分手吗,至于死去活来的么丨失恋自爱指南 失败的爱情或许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而分手的痛苦正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两性心理:失恋走不出来?看到这些本质也许你就释然了 为什么我们失恋会痛不欲生呢?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
恋爱让人变成诗人,失恋让人变成哲学家
2024-06-13 | 浏览: 25
韶云原本是姊妹群中公认的活跃份子,不管办什么活动,包括户外飞盘、露营;室内看展或读书会,都能看见韶云的身影。看韶云的朋友圈,大家都觉得韶云的生活很丰富,永远都有新鲜事物。
但近一个月,大家发现韶云的朋友圈变了,韶云鲜少分享活动照片,而是开始发些与爱情与生活有关的图片,并配有长吁短叹的诗句。
有时那些抒发情感的语句是韶云自己的内心话,好像她有满怀的惆怅。
经韶云身边的朋友分享,大家才知道韶云恋爱了,但这场恋爱并不是很顺利,对方对韶云若即若离,偏偏韶云很喜欢这位男孩子,那份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对方知晓的想法就通过朋友,间接觅得一个被对方看见的机会。
又过了一个多月,大家发现韶云的朋友圈沉寂下来,原本那些情感丰富的诗句没了,紧接着是两三天出现的小短文,这些短文多跟生活态度、人生哲学有关,谈的是「人生重要为何?」、「论爱情」等。
大家对于韶云一连串的变化,感觉韶云因为恋爱而成为多愁善感的诗人,又因为失恋而对爱情有所反思,成了一位哲学家。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你身边也有一位韶云吗?或者,你跟韶云一样,正因为爱情而变成诗人,或因为一段感情的结束而像一位热爱沉思的哲学家呢?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人的灵魂有三种内在本质,第一种是情欲,一种是理性,还有一种是意志。柏拉图用阿波罗驾驶由两匹马拉的马车来比喻灵魂三分的特质,一匹马是情欲,另一匹是理性,而驾驶马车的是意志。
这意味着人虽然是理性的动物,但人并不是只有理性,也并不总是听从理性来行事。
当人沉浸在爱情中,他的意志更多受到情欲的左右,意志薄弱,这时这辆马车往往呈现出某种不理性的、失控的状态。但这并非就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状态,因为若无情欲的力量,人就不可能互相结合,感受到爱恋的喜悦,繁衍后代。
更何况,情欲的动力使人拥有创造力,能打破固有的理性思维,进入对于情爱、欲望等抽象感受与相关概念的思维活动。
诗歌是抒情的,如陆机在〈文赋〉写道:「诗缘情而绮靡」,又好比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诗歌是诗人灌注情感所生的产物,在于那些感受强烈,却又无比抽象,没办法用具体客观的事物加以表达。就像我们去问:「爱是什么?」,我们很难有一个答案,因为我们可以拿出一本描写爱的书,用墨水写下爱这个字,但我们没办法捧出爱。这使得爱在其中的人深受其苦,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深深的被爱的感受给包围。
心理学家普鲁齐克(R. Plutchik)认为人类有八大原型情绪:害怕(fear)、生气(anger)、 欢乐(joy)、悲伤(sadness)、接纳(acceptance)讨厌(disgust)、期待(expectancy) 和惊讶(surprise)。
上述情绪都需要抒发,因此用诗歌来表达爱的相关感受,使人得以在与爱相关的情绪中存活下来。
每个爱中人需要表达,需要通过这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方式,让爱变成好似可以捉摸的、具体化的对象,通过类似的表达释放情感,好让自己安心一些。
某个角度来说,因爱催生的创作欲就像一场叙事治疗。
谈到哲学思维,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哲学思维学堂》谈到,哲学思维强调人们把经验的、理性的思维推演到极限,好使一切真理的根源与全貌显现出来,包括那些我们尚无法解答的问题,通过这个追求,一个人不只是获得合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中了解自己,以及形成自己的本质,也包括生命的意义。
所以哲学就是在教一个人如何合宜的听从理性与情欲的声音,然后运用意志进行决断。
当我们沉浸在爱中,我们不由自主得听从情欲的声音。但当爱幻灭了,关系结束了,我们就需要为这一切带来的伤痛进行治疗。这时,我们会试图从伤痛中逐渐走出来,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检视,这是一种反思的历程。
反思是疗愈失恋的绝佳方式,是意志听从理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逐渐走出情欲的呼喊,回归理性的征兆。
更進一步說,这段从狂热到冷静、从幻灭到接受现实的过程通常会历经几个反思阶段:
第一、改变对方想法
这时爱中人还没接受关系濒临破裂的现实,希望思考出一个改变对方想法的方法,对关系的好坏判断来自方法的问题、事情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
第二、表达自我感受
当爱中人面对外在关系失去改变的可能,引发种种内在种种感受,通过反思不断输出,这时人的想法是混乱的、发散的,因为意识到无力改变对方而失落,只能藉由大量释放内在感受。
第三、转变自我认知
爱中人真正开始接受关系生变,自身无法扭转关系的现实。他试图改变自己对关系的看法,包括对对方的看法。这时可能会有憎恶、愤怒、埋怨等情绪,自我认知的转变也包括对于爱的观念转变。一个原本相信「爱就是一生一世」的人,可能会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第四、增进个人资源
以前一段感情的痛苦经验为参考和教训,个人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主要心力放在发展优势、改善劣势。这时对下一段感情、下一个恋人也有了新的想像和期望。
第五、拓展认知体系
前一段感情的伤痛日渐远去,对于自我、对于爱的探索还在继续。人们会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藉由心理咨询、灵修等方式继续探索,这个探索也包括新的恋爱,藉此产生新的经验,进而重新展开下一轮的循环。
爱情,一部分只能如诗一般进行抽象表达,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属于哲学反思的范畴。
反思使我们和爱情保持一个距离,让我们对爱与关系有着更加客观的思考,看清爱中的自我。但这种状态往往来自于我们不在爱的漩涡之中,方能保持一个易于观察与反思的场所。
但如果我们想要好好感受爱的幸福与喜悦,我们就得接受情欲带来的内在冲突、纠结与伤痛的可能性。这是爱的可能性,也是人生变得更丰富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正如我们既能投身于爱,亦能藉由爱的经验有所反思,进而使我们因爱而成长,又因成长而知晓爱的真谛,懂得去爱。
冷暴力和断崖式分手,是如何摧毁安全体系让人变得焦虑
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冷暴力和断崖式分手是如何瞬间摧毁一个人的安全体系的。
30岁不结婚的女人,会变成什么样?
婚姻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巨大的危险。
即使未来不可知|《不安的哲学》
凝视不安,接纳不安,和不安共存,未尝不是一种“解决不安”的手段。
即使未来不可知|《不安的哲学》
凝视不安,接纳不安,和不安共存,未尝不是一种“解决不安”的手段。
你嗑的CP又BE了,这难过程度不亚于失恋!|热点心理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磕cp?
心理学研究:失恋,为什么那么痛?
接纳和允许失恋的自我会经历痛苦,这也是让新的自我重新生长的机会和必经之路。
失恋35天后,我终于找到了最爱我的人
我是完整的、稳定的,不再依赖别人的爱而存在。
给我一杯忘情水——失恋了,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面对失恋的痛苦时,我们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不就是分手吗,至于死去活来的么丨失恋自爱指南
失败的爱情或许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而分手的痛苦正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两性心理:失恋走不出来?看到这些本质也许你就释然了
为什么我们失恋会痛不欲生呢?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