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男女之间互问36个问题就能让双方坠入爱河。这件事情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已经被实验证实了。 《幸福实验室》中有一期节目,实验者招募了6对男女,让他们互问对方36个问题。比如“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友情中你最重视哪一部分?”等等类似的问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等试验结束后,有4对参与者互加了微信,其中1对,还共进了晚餐,他们在3个月后仍然保持着联系。 你可能很难想象为什么仅仅36个问题,就能让完全陌生的人关系会这么近呢?这是不是很神奇? 心理学陈海贤老师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解析,他说道:“这个实验最巧妙之处就在于让陌生人一步一步地问有关自我平时很少与人交流的一些很深的问题,这样会暴露不同层次的自我,当很深的自我被分享被看到时,慢慢会让情感升温。” 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为标准,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定向阶段,即为选择交往对方,初步沟通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情感探索阶段,即为探索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双方交流越爱越广泛,在交往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加。 第三个阶段是:情感交流阶段,双方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开始涉及很多有关自我的话题,有适度的情感卷入。 第四个阶段是: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次数和深度的增加,双方会有更深的自我暴露,也会有更深的情感卷入。 在《幸福实验室》这个实验中,让陌生人互问36个问题,正好符合以上人际交往的规则,这些问题逐渐地由浅到深,在双方彼此问对方问题交流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经意地有更深的自我暴露,同时也从陌生人开始慢慢地经历这四个人际关系阶段。或许无法达到最后一个阶段,但至少在问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分享,彼此了解,让对方看到自己,这个过程就是在建立关系,加深情感的连接。这也就是为什么36个问题会让人坠入爱河的秘密所在。 曾有好几个人问到我:“我怎样识别我是不是遇到了爱情?”“怎样知道对方是不是爱我,或者我是不是爱对方?” 听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我没有想到心动、浪漫这些词语,每一次我的脑海中都会蹦出“分享”这两个字,这就是我的答案,我对爱情的理解。 因此,我都会这样反问对方:你愿不愿意和对方分享,喜不喜欢和对方聊天?同样你能感受到对方是不是特别开心地和你分享她的生活,分享琐碎小事?如果有,那就是喜欢。 为什么愿意分享就会认为是喜欢呢? 首先,分享表明双方愿意让彼此了解自己。 在前面的实验中,双方在问36个问题时,就是在分享,实验设计以及场景布置让他们有机会去分享,去让别人了解自己,给他们打开自己的机会。 如果在生活中,你们愿意给对方分享生活小事,那么至少可以看出双方是愿意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是一个人人际开放的一种表现。人际开放表明一个人内心没有排斥没有回避对方,这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也是亲近感的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靠了解和相处慢慢沉淀的,只有与亲近的人才会愿意分享,才会允许靠近更深层次的自己。 其次,分享的时候会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自我暴露作为关系的晴雨表,可以反映关系的亲密程度。 如果一个人愿意暴露很深的自我,愿意让你了解很深的自我,那么说明在你这她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为自我暴露往往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在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一个人才会有勇气自我暴露。同时分享也需要足够的勇气,这份勇气就是来源于分享中所感受到的安全和信任。而这份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正好满足了人们在关系中归属与爱的需要。 再者,分享是亲密的一种体现。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中,将爱情分为三种成分,分别为:激情、承诺、亲密。 激情是引起浪漫爱恋、性有关的一种驱力,这是爱情感受到最强烈的部分,同时也是与友情最直接的区别之处;承诺是短期内爱上一个人的决定或者长期对关系所作出的承诺和担保,比如确认男女朋友关系,官宣或者领结婚证,这些都属于爱情中的承诺部分;亲密是指在关系中能促进亲近,有更深的情感投入,愿意分享这是亲密成分的体现。 我们最理想的爱情是三个成分都有,但往往爱情并非那样完美,就比如现在会出现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即是:有亲近的关系,但没有亲密的体验。” 没有亲密的体验不一定是没有爱,或许就是因为缺乏分享的动力和乐趣,让两个人没有了更深的情感交流,没有交流和分享也很难有机会感受到情感连接,更难有很深的情感体验。 拥有亲密成分最典型的爱情就是爷爷奶奶们的爱情。想想爷爷奶奶们的爱情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人听,有人说,哪怕是吵架,哪怕是说了很多遍的事,都愿意分享愿意听,这就是平淡而真实的爱情的样子。 最后,分享满足了人们被看到和被听到的需要。 在分享的时候会有更深层次地看到和听到,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支持。 每个人从小都希望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被支持。在分享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别人一起重新看到自己,因为有些底层的内容我们自己有时候都无法意识到。同时在分享时,对方认真的倾听会让你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进而会进入到更深的情感交流,这都是每个人最深的需要。 亲密关系之所以亲密是需要有亲密的情感连接、情感交流以及情感体验。在分享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流动、感受到彼此最深层次的坚强最深层的脆弱,这样才会感受到两个在一起的感觉、两个人彼此看到、理解、并肩前行,一起成长。 你可能想看: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 “一见面就上床,他是爱上我还是爱上我?” 他是不是只爱我的身体,不爱我的灵魂? 自由恋爱这么多年,为什么亲密关系比以前更脆弱了呢? 生命真正发生于我们的脆弱之中。 成年人的分享欲是怎么没的?|关于分享欲消失的三件事 只有把分享和让人满意的回应进行解绑,更多地容纳关系中发生的失望,我们才能重新获得分享所带来的乐趣与鲜活感吧。 那些不相信爱情的人,或许是认为自己不值得爱 为什么他们觉得别人的婚姻不美满,自己的恋情也会如此呢? 亲密关系里,是什么让两个人愿意彼此珍惜? 如此,你保护了自己获得安全,却牺牲了关系可以走向更亲密和相互理解的机会。 感到小鹿乱撞不一定是爱情来了,还可能是...... 什么是吊桥效应呢? 你要的是爱情还是面包? 追求爱情还是追求生活的安稳成了当下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焦虑和思考当中,甚至导致更多人选择了单身。 你的网站内容被用于AI训练了吗?你愿意吗? 最近几个月不管SEO行业还是整个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那么,现在你的网站内容已经被AI用于训练了吗?
为什么愿意分享就会认为是爱情呢?
2024-06-13 | 浏览: 22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男女之间互问36个问题就能让双方坠入爱河。这件事情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已经被实验证实了。
《幸福实验室》中有一期节目,实验者招募了6对男女,让他们互问对方36个问题。比如“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友情中你最重视哪一部分?”等等类似的问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等试验结束后,有4对参与者互加了微信,其中1对,还共进了晚餐,他们在3个月后仍然保持着联系。
你可能很难想象为什么仅仅36个问题,就能让完全陌生的人关系会这么近呢?这是不是很神奇?
心理学陈海贤老师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解析,他说道:“这个实验最巧妙之处就在于让陌生人一步一步地问有关自我平时很少与人交流的一些很深的问题,这样会暴露不同层次的自我,当很深的自我被分享被看到时,慢慢会让情感升温。”
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为标准,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定向阶段,即为选择交往对方,初步沟通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情感探索阶段,即为探索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双方交流越爱越广泛,在交往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加。
第三个阶段是:情感交流阶段,双方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开始涉及很多有关自我的话题,有适度的情感卷入。
第四个阶段是: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次数和深度的增加,双方会有更深的自我暴露,也会有更深的情感卷入。
在《幸福实验室》这个实验中,让陌生人互问36个问题,正好符合以上人际交往的规则,这些问题逐渐地由浅到深,在双方彼此问对方问题交流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经意地有更深的自我暴露,同时也从陌生人开始慢慢地经历这四个人际关系阶段。
或许无法达到最后一个阶段,但至少在问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分享,彼此了解,让对方看到自己,这个过程就是在建立关系,加深情感的连接。这也就是为什么36个问题会让人坠入爱河的秘密所在。
曾有好几个人问到我:“我怎样识别我是不是遇到了爱情?”“怎样知道对方是不是爱我,或者我是不是爱对方?”
听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我没有想到心动、浪漫这些词语,每一次我的脑海中都会蹦出“分享”这两个字,这就是我的答案,我对爱情的理解。
因此,我都会这样反问对方:你愿不愿意和对方分享,喜不喜欢和对方聊天?同样你能感受到对方是不是特别开心地和你分享她的生活,分享琐碎小事?如果有,那就是喜欢。
为什么愿意分享就会认为是喜欢呢?
首先,分享表明双方愿意让彼此了解自己。
在前面的实验中,双方在问36个问题时,就是在分享,实验设计以及场景布置让他们有机会去分享,去让别人了解自己,给他们打开自己的机会。
如果在生活中,你们愿意给对方分享生活小事,那么至少可以看出双方是愿意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是一个人人际开放的一种表现。人际开放表明一个人内心没有排斥没有回避对方,这是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也是亲近感的一种体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靠了解和相处慢慢沉淀的,只有与亲近的人才会愿意分享,才会允许靠近更深层次的自己。
其次,分享的时候会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自我暴露作为关系的晴雨表,可以反映关系的亲密程度。
如果一个人愿意暴露很深的自我,愿意让你了解很深的自我,那么说明在你这她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因为自我暴露往往有很大的风险,只有在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一个人才会有勇气自我暴露。同时分享也需要足够的勇气,这份勇气就是来源于分享中所感受到的安全和信任。而这份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正好满足了人们在关系中归属与爱的需要。
再者,分享是亲密的一种体现。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中,将爱情分为三种成分,分别为:激情、承诺、亲密。
激情是引起浪漫爱恋、性有关的一种驱力,这是爱情感受到最强烈的部分,同时也是与友情最直接的区别之处;
承诺是短期内爱上一个人的决定或者长期对关系所作出的承诺和担保,比如确认男女朋友关系,官宣或者领结婚证,这些都属于爱情中的承诺部分;
亲密是指在关系中能促进亲近,有更深的情感投入,愿意分享这是亲密成分的体现。
我们最理想的爱情是三个成分都有,但往往爱情并非那样完美,就比如现在会出现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即是:有亲近的关系,但没有亲密的体验。”
没有亲密的体验不一定是没有爱,或许就是因为缺乏分享的动力和乐趣,让两个人没有了更深的情感交流,没有交流和分享也很难有机会感受到情感连接,更难有很深的情感体验。
拥有亲密成分最典型的爱情就是爷爷奶奶们的爱情。想想爷爷奶奶们的爱情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人听,有人说,哪怕是吵架,哪怕是说了很多遍的事,都愿意分享愿意听,这就是平淡而真实的爱情的样子。
最后,分享满足了人们被看到和被听到的需要。
在分享的时候会有更深层次地看到和听到,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支持。
每个人从小都希望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被支持。在分享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别人一起重新看到自己,因为有些底层的内容我们自己有时候都无法意识到。同时在分享时,对方认真的倾听会让你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进而会进入到更深的情感交流,这都是每个人最深的需要。
亲密关系之所以亲密是需要有亲密的情感连接、情感交流以及情感体验。在分享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流动、感受到彼此最深层次的坚强最深层的脆弱,这样才会感受到两个在一起的感觉、两个人彼此看到、理解、并肩前行,一起成长。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
“一见面就上床,他是爱上我还是爱上我?”
他是不是只爱我的身体,不爱我的灵魂?
自由恋爱这么多年,为什么亲密关系比以前更脆弱了呢?
生命真正发生于我们的脆弱之中。
成年人的分享欲是怎么没的?|关于分享欲消失的三件事
只有把分享和让人满意的回应进行解绑,更多地容纳关系中发生的失望,我们才能重新获得分享所带来的乐趣与鲜活感吧。
那些不相信爱情的人,或许是认为自己不值得爱
为什么他们觉得别人的婚姻不美满,自己的恋情也会如此呢?
亲密关系里,是什么让两个人愿意彼此珍惜?
如此,你保护了自己获得安全,却牺牲了关系可以走向更亲密和相互理解的机会。
感到小鹿乱撞不一定是爱情来了,还可能是......
什么是吊桥效应呢?
你要的是爱情还是面包?
追求爱情还是追求生活的安稳成了当下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焦虑和思考当中,甚至导致更多人选择了单身。
你的网站内容被用于AI训练了吗?你愿意吗?
最近几个月不管SEO行业还是整个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那么,现在你的网站内容已经被AI用于训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