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要按你想要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我想这句话特别适合弗朗西斯卡。弗朗西斯卡是电影《廊桥遗梦》的女主角。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主要讲述了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两人从相识相知到坠入爱河,最后,弗朗西斯卡因无法承受自己走后给家人带来的伤害,选择与罗伯特痛苦地分手。但这份爱一直在她内心深处,直到生命终结。电影情节并不复杂,但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却很大。据说,这部电影上映后,引发美国一股离婚潮,或许这段婚外情让人们看到了真爱的美好,亦或激起人们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再或是“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人们都想去寻找。但不管怎样,这部影片中或许有你我的影子。今天的文章,我想从弗朗西斯卡个人的角度,结合心理学知识来说说一个人在婚姻中该怎样活出自己。因为婚姻中的危机,大多是迷失了自己。01借助罗伯特,弗朗西斯卡开始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内省,二是借助外部世界。影片中的弗朗西斯卡是通过罗伯特这个外部世界才开始认识自己的。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有着意式的浪漫多情的血统,年轻时遇到美国大兵理查斯,于是怀着对世界另一端的向往和憧憬,嫁给了理查斯,并跟随他来到美国的依阿华小镇生活。但是,走进婚姻后,弗朗西斯卡逐渐变为家庭主妇,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自己喜欢的教师职业,也不得不因为照顾孩子和丈夫的反对而放弃,家庭便成为她生活的主阵地,且她觉得这样的生活也不会改变了。直到遇到前来小镇拍摄罗斯曼桥,在自己家附近迷路的摄影师罗伯特,弗朗西斯卡才意识到自己渴望与外在接触的需求,依然存在,因为她主动给罗伯特带路;那颗向往激情浪漫的心,还在跳动,因为她对细腻、精神契合的罗伯特产生了好感。更重要的是,她意识到自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在与罗伯特的交谈中,她都不记得自己结婚多久了;对丈夫理查斯的评价竟然是“干净”、“好父亲”,而不是“好丈夫”;她不知怎的和罗伯特开玩笑说“花有毒”等等,这些信息都在她的潜意识中,如果不是罗伯特,她不会意识到这些。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在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背后,都有一股难以觉察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来自潜意识。如果把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露出水面的意识就只是这座冰山的一角,水下的巨大部分才是精神活动的主体,这部分就是潜意识,而绝大部分不被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允许的东西就藏在水面之下,伏于黑暗之中。因为罗伯特,弗朗西斯卡潜意识的东西上升到意识层面,进而发现自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即渴望社交、需要激情、向往自由和浪漫。02四天的时间,弗朗西斯卡活出了那个更像自己的自己当弗朗西斯卡意识到自己的另一面后,选择改变,为自己活一次。在和罗伯特的进一步交往后,她已经被对方的幽默、细心,以及随性的生活观深深吸引,于是她大半夜赶往罗斯曼桥,留下那张写着“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如果你还想吃晚饭,今晚工作结束后随时可来”的纸条,这说明她在慢慢活出自己。因为她尊重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罗伯特打电话来征求她的意见时(如果两人约会被别人看见,会引来闲言碎语),她说“我想来”,这说明她不再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敢于活出自己了。她和罗伯特离开了草地、桥、熟悉的人,以及痛苦的记忆,尽情享受活出自我的那一天。就像弗朗西斯卡留给迈克和卡洛琳的信中说的那样:“我好像是另一个女子,可我比之前更像我自己。”和罗伯特在一起时,弗朗西斯卡忘记了自己的故事,她不再是那个为家操劳的家庭主妇,而是变回那个拥有梦想的纯真少女,她觉得自己重新活了一次,她在活出自己。但这样的生活因缺少现实的根基,很难长久。因为武志红老师认为,成为自己,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自己的心,尊重自己的感觉,不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也就是说,弗朗西斯卡要回到妻子、母亲等现实身份,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才是真正的活出自己。03回归现实生活,弗朗西斯卡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前面说了,弗朗西斯卡开始认识自己时,是借助罗伯特,而结束四天的“幻梦般生活”后,她再次认识自己,是通过内省。她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恐惧一,她害怕罗伯特对自己的爱是“随便玩玩”,因为罗伯特身边不缺女人,也“习惯不需要任何人”,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不感到寂寞和害怕的人,并不是人”,那种害怕被抛弃、不被重视、不被爱的恐惧感转化为愤怒,冲着罗伯特发出去。恐惧二,当她确认罗伯特对自己的爱是真诚后,心中的恐惧感转向了对家人的愧疚感。她害怕自己离开,家人受不了闲话,担心查理斯无法接受现实,更担心的是,自己没有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这双重的恐惧,让她意识到,回归家庭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她说“没人明白,当女人做出抉择去结婚和生孩子,在某方面,她的生命开始了,在另一方面,却停止了。她建立了现实的人生,而把个人需求放在一旁,好让她的孩子能长大成人,当他们离去时,也把她现实的一生带走。此时,她不能再过回自己的生活,也不记得是什么令她活着”。我们看出,决定留下来的弗朗西斯卡选择为孩子们而活。但是,她此后的生活也在那一刻发生改变,即她开始为自己而活。首先,她拓宽了自己的社交圈,开始和璐茜来往,并成为好朋友。尽管镇上的人们总议论她们,但她们不在乎。其次,她决定和子女说起这段往事。就像她说的,“我本可以让这件事和我一起逝去,但年纪越大,顾虑越少,而越来越主要的是,将事情说出。人活在世上只是过客,如果离开人世也没让你最疼爱的人,知道你是谁,是很可悲的”。再次,她决定把剩余的(骨灰)留给罗伯特。应该说,这时的弗朗西斯卡才真正活出自己。她不那么在意外人的感受和想法,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敢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我想,活出自己的弗兰西斯卡才是孩子们真正的榜样。这也是迈克和卡洛琳在真正了解母亲后,开始从自身改变,想办法去经营好自己婚姻的原因。写在最后通过弗朗西斯卡的一生,我想说几点自己的思考:其一,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唯一需求,特别是妈妈,不该把自己的人生定义为“为孩子而活”。只为孩子而活的父母,不仅不能真正爱孩子,还会在婚姻中失去自己,进而引发婚姻危机。其二,婚姻的经营是两个人的事,且好的婚姻是成就彼此,活出自己。婚姻不该是束缚一个人的枷锁,而应是活出自己的支撑。影片中的理查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说出自己的歉意,其实就在表明,弗朗西斯卡的出轨,查理斯也有责任。其三,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需求、价值和梦想。经营婚姻和活出自己,并不冲突,且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自传的内容应该是我们自己主动的选择,因为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那么,想要活出自己的你,希望在自己的自传上写些什么呢? 你可能想看: 再看《廊桥遗梦》,我明白了经营好婚姻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的文章,我以爱情三角形理论为依据,通过《廊桥遗梦》里的恋情为例,来说说经营好婚姻的关键是什么。 亲密关系中的争吵,多数源于渴望爱 吵架,不是为了赢,而是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彼此变得更好。 出现婚姻危机,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改善你的婚姻关系 成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伴! 婚姻遇到危机,如何进行关系重建? 婚姻里遭遇出轨,但是又离不开,该如何重建彼此的关系呢?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 婚姻中最受欢迎的伴侣类型TOP1 鼓励型伴侣固然可贵,但是用时间和真心磨合的爱情更弥足珍贵。 婚姻中“冷暴力”,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在婚姻里,有一种伤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个人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把你伤得体无完肤。 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多少婚姻死在了这一关 当我们在关系里感到痛苦,这说明双方都需要成长。 婚姻的危险之争吵 争吵是彼此之间对矛盾激化的一种宣泄和沟通,我们可以在争吵的时候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让彼此知道我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婚姻的危险之出轨 出轨,不论是精神出轨还是身体出轨,对我们个人和婚姻都是有着致命的伤害。
电影《廊桥遗梦》:婚姻中的危机,多数是迷失了自己
2024-06-13 | 浏览: 49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要按你想要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我想这句话特别适合弗朗西斯卡。
弗朗西斯卡是电影《廊桥遗梦》的女主角。
电影情节并不复杂,但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却很大。据说,这部电影上映后,引发美国一股离婚潮,或许这段婚外情让人们看到了真爱的美好,亦或激起人们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再或是“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人们都想去寻找。
但不管怎样,这部影片中或许有你我的影子。
今天的文章,我想从弗朗西斯卡个人的角度,结合心理学知识来说说一个人在婚姻中该怎样活出自己。
因为婚姻中的危机,大多是迷失了自己。
01
借助罗伯特,
弗朗西斯卡开始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内省,二是借助外部世界。
影片中的弗朗西斯卡是通过罗伯特这个外部世界才开始认识自己的。
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有着意式的浪漫多情的血统,年轻时遇到美国大兵理查斯,于是怀着对世界另一端的向往和憧憬,嫁给了理查斯,并跟随他来到美国的依阿华小镇生活。
但是,走进婚姻后,弗朗西斯卡逐渐变为家庭主妇,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自己喜欢的教师职业,也不得不因为照顾孩子和丈夫的反对而放弃,家庭便成为她生活的主阵地,且她觉得这样的生活也不会改变了。
直到遇到前来小镇拍摄罗斯曼桥,在自己家附近迷路的摄影师罗伯特,弗朗西斯卡才意识到自己渴望与外在接触的需求,依然存在,因为她主动给罗伯特带路;那颗向往激情浪漫的心,还在跳动,因为她对细腻、精神契合的罗伯特产生了好感。
更重要的是,她意识到自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现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在与罗伯特的交谈中,她都不记得自己结婚多久了;对丈夫理查斯的评价竟然是“干净”、“好父亲”,而不是“好丈夫”;她不知怎的和罗伯特开玩笑说“花有毒”等等,这些信息都在她的潜意识中,如果不是罗伯特,她不会意识到这些。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概念。
他认为,在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背后,都有一股难以觉察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来自潜意识。
如果把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露出水面的意识就只是这座冰山的一角,水下的巨大部分才是精神活动的主体,这部分就是潜意识,而绝大部分不被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允许的东西就藏在水面之下,伏于黑暗之中。
因为罗伯特,弗朗西斯卡潜意识的东西上升到意识层面,进而发现自己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即渴望社交、需要激情、向往自由和浪漫。
02
四天的时间,
弗朗西斯卡活出了那个更像自己的自己
当弗朗西斯卡意识到自己的另一面后,选择改变,为自己活一次。
在和罗伯特的进一步交往后,她已经被对方的幽默、细心,以及随性的生活观深深吸引,于是她大半夜赶往罗斯曼桥,留下那张写着“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如果你还想吃晚饭,今晚工作结束后随时可来”的纸条,这说明她在慢慢活出自己。因为她尊重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罗伯特打电话来征求她的意见时(如果两人约会被别人看见,会引来闲言碎语),她说“我想来”,这说明她不再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敢于活出自己了。
她和罗伯特离开了草地、桥、熟悉的人,以及痛苦的记忆,尽情享受活出自我的那一天。就像弗朗西斯卡留给迈克和卡洛琳的信中说的那样:“我好像是另一个女子,可我比之前更像我自己。”
和罗伯特在一起时,弗朗西斯卡忘记了自己的故事,她不再是那个为家操劳的家庭主妇,而是变回那个拥有梦想的纯真少女,她觉得自己重新活了一次,她在活出自己。
但这样的生活因缺少现实的根基,很难长久。
因为武志红老师认为,成为自己,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自己的心,尊重自己的感觉,不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
也就是说,弗朗西斯卡要回到妻子、母亲等现实身份,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才是真正的活出自己。
03
回归现实生活,
弗朗西斯卡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
前面说了,弗朗西斯卡开始认识自己时,是借助罗伯特,而结束四天的“幻梦般生活”后,她再次认识自己,是通过内省。
她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
恐惧一,她害怕罗伯特对自己的爱是“随便玩玩”,因为罗伯特身边不缺女人,也“习惯不需要任何人”,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不感到寂寞和害怕的人,并不是人”,那种害怕被抛弃、不被重视、不被爱的恐惧感转化为愤怒,冲着罗伯特发出去。
恐惧二,当她确认罗伯特对自己的爱是真诚后,心中的恐惧感转向了对家人的愧疚感。她害怕自己离开,家人受不了闲话,担心查理斯无法接受现实,更担心的是,自己没有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这双重的恐惧,让她意识到,回归家庭才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她说“没人明白,当女人做出抉择去结婚和生孩子,在某方面,她的生命开始了,在另一方面,却停止了。她建立了现实的人生,而把个人需求放在一旁,好让她的孩子能长大成人,当他们离去时,也把她现实的一生带走。此时,她不能再过回自己的生活,也不记得是什么令她活着”。
我们看出,决定留下来的弗朗西斯卡选择为孩子们而活。
但是,她此后的生活也在那一刻发生改变,即她开始为自己而活。
首先,她拓宽了自己的社交圈,开始和璐茜来往,并成为好朋友。尽管镇上的人们总议论她们,但她们不在乎。
其次,她决定和子女说起这段往事。就像她说的,“我本可以让这件事和我一起逝去,但年纪越大,顾虑越少,而越来越主要的是,将事情说出。人活在世上只是过客,如果离开人世也没让你最疼爱的人,知道你是谁,是很可悲的”。
再次,她决定把剩余的(骨灰)留给罗伯特。
应该说,这时的弗朗西斯卡才真正活出自己。她不那么在意外人的感受和想法,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敢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我想,活出自己的弗兰西斯卡才是孩子们真正的榜样。
这也是迈克和卡洛琳在真正了解母亲后,开始从自身改变,想办法去经营好自己婚姻的原因。
写在最后
通过弗朗西斯卡的一生,我想说几点自己的思考:
其一,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唯一需求,特别是妈妈,不该把自己的人生定义为“为孩子而活”。
只为孩子而活的父母,不仅不能真正爱孩子,还会在婚姻中失去自己,进而引发婚姻危机。
其二,婚姻的经营是两个人的事,且好的婚姻是成就彼此,活出自己。
婚姻不该是束缚一个人的枷锁,而应是活出自己的支撑。影片中的理查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说出自己的歉意,其实就在表明,弗朗西斯卡的出轨,查理斯也有责任。
其三,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需求、价值和梦想。
经营婚姻和活出自己,并不冲突,且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自传的内容应该是我们自己主动的选择,因为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那么,想要活出自己的你,希望在自己的自传上写些什么呢?
再看《廊桥遗梦》,我明白了经营好婚姻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的文章,我以爱情三角形理论为依据,通过《廊桥遗梦》里的恋情为例,来说说经营好婚姻的关键是什么。
亲密关系中的争吵,多数源于渴望爱
吵架,不是为了赢,而是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彼此变得更好。
出现婚姻危机,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改善你的婚姻关系
成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伴!
婚姻遇到危机,如何进行关系重建?
婚姻里遭遇出轨,但是又离不开,该如何重建彼此的关系呢?
解读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如何识别有毒的亲密关系?
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有毒的亲密关系里?
婚姻中最受欢迎的伴侣类型TOP1
鼓励型伴侣固然可贵,但是用时间和真心磨合的爱情更弥足珍贵。
婚姻中“冷暴力”,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在婚姻里,有一种伤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个人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把你伤得体无完肤。
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多少婚姻死在了这一关
当我们在关系里感到痛苦,这说明双方都需要成长。
婚姻的危险之争吵
争吵是彼此之间对矛盾激化的一种宣泄和沟通,我们可以在争吵的时候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让彼此知道我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婚姻的危险之出轨
出轨,不论是精神出轨还是身体出轨,对我们个人和婚姻都是有着致命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