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和你对象闹矛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ta总是不理解我?”亲密关系中,许多矛盾的尽头是有效沟通的问题。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沟通吗?对于沟通的一般看法是,我向你传达一条信息,然后你接收它。我表达我的想法和感受,然后Ta接受到这些内容,这听起来特别简单,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和自己的伴侣往往很难真正地达成沟通。为什么我们的沟通会失败?感觉和亲密伴侣的交流总是困难重重?可能是陷入了以下沟通误区:1.常见的错误观念:Ta应该有读心术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观念——你的伴侣应该能够理解你的心思。确实,有的时候,亲密的伴侣之间仅凭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但是,在需要解决冲突的时候,自己一言不发却期望对方能准确读懂你内心的想法,这并不现实。2.被忽视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沟通交流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对我们的伴侣来说可能并非如此。我们与伴侣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是有差异的,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事物,我们很难想象对于不知道它的人而言会是什么样子的[1]。因此,我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有些“简单”的事情不必过多阐述,伴侣一定能够轻易理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妻子对丈夫说,把土豆削一半放锅里煮,丈夫把每一个土豆都削成半个放锅里煮......3.对“敏感”话题的回避在谈论某些“敏感”话题时,伴侣可能会因为认为“这是对我/我们有威胁的”,于是回避交流,进而导致交流中断。一个人拿着59分的卷子时,绝不会希望收到爸妈的亲切问候:“考得怎么样?”,一旦这个话题被提起,就会立刻想办法结束话题。你说了什么,你的伴侣又听到了什么你知道当你费尽心思与伴侣进行沟通时,Ta究竟理解了多少吗?我们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沟通技巧,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沟通技巧的有效性研究很少。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荷兰心理学家劳拉·赛尔斯和他的同事对155对伴侣(异性恋)进行了一项现实生活交流的研究[2]。过往研究发现,亲密伴侣之间交流的共情准确性只有25%到30%左右,这表明在交流传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会丢失[3]。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两个结果:表现力和共情准确性。表现力指的是发言者(传递信息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清晰程度;而共情准确性(empathic accuracy)指的是倾听者(接受信息的人)对发言者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的理解程度。研究过程里,研究员会从几个热门话题中随机抽取一个,请情侣双方对其进行11分钟的讨论,并试图拿出解决方案。讨论过后,情侣双方会单独地观看讨论过程的录像。每隔90秒,视频就会暂停,Ta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如果他们是视频片段中正在表达的一方,他们需要阐明自己在视频中想传达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觉得自己是否已经清楚地传达了他们意思。如果他们是正在倾听的那一方,他们需要解释他们认为发言者想传达的意思,并且要指出这条信息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威胁感。此外,研究人员还让四名客观的观察者在视频的每一次停顿时对说话者的表达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发现:相较于客观观察者的打分,发言者倾向于给自己的表达能力打出更高的分数。当客观观察者给发言者打高分时,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会更高,更容易理解发言者的意思;但当发言者自认为他们已经表达清楚时,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并不一定高。研究人员还对人们的表达内容进行了划分,分成了思想和情感两部分。思想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情感则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例如,当我们看见有人随意乱扔垃圾,我们产生的“这个人乱扔垃圾,没有公德心,没有素质”的想法是思想;而对于他人乱扔垃圾这件事,我们感受到的到“愤怒”和“不满”则是情感。过去的研究表明,发言者会花费更多词句在表达思想上。倾听者在理解他们的思想时更多地依赖于发言者的语言表达,但在理解他们的感受时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非语言表达,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或语音语调[4]。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清晰的表达对于传达思想比传达情感更重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研究结果表明,清晰的表达对倾听者理解发言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把话讲清楚,不仅有利于对了解你的观点和看法,而且有助于对方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至于威胁性,研究者们的预期是:当倾听者感觉发言者的言论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时,共情准确性会降低(参与者观看他们讨论的录像时会给对话的威胁性进行打分)。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表明,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其实并不会受到对话威胁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你和你的伴侣说到敏感话题时,伴侣虽然可能会因为感到威胁而想要回避,但这并不影响伴侣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哪怕是有威胁性的信息,只要表达清楚,倾听者就可以准确接收。如何有效沟通上述研究说明,我们的表达能力往往并不如我们自以为的那么好。要想和伴侣更好的沟通,我们可以怎么做呢?1.改变观念:没有人会读心术心理学人不会读心术,亲密的伴侣不会读心术,哪怕是学心理学的亲密伴侣也不会读心术。因为亲密和熟悉,所以你们之间会有默契,有时也能够“心有灵犀”。但当真正遇到问题时,敞开心扉,说出各自的真实想法才是避免猜忌和误会的更好方法。2.换位思考:清晰地传递你的思想和情感有时候你以为大家“懂的都懂”,实际上可能在跨频道交流。分享一个很好的换位思考技巧:假设没有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对所有事情的描述都尽可能清晰明了。3.直接沟通:暗示或拐弯抹角不会解决问题与你的伴侣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感到压力很大,而且为了不伤害你的伴侣或你自己的感情,回避直接沟通总是很诱人的。然而,暗示或拐弯抹角不会解决问题。问题不会因为一方的逃避而自动消散,鼓起勇气直接沟通是迈过难关的重要一步。虽然我们不会读心术,但我们依旧可以互相理解。爱情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或矛盾,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并耐心地倾听伴侣所说的话。就像清理伤口一样,它可能会刺痛一段时间,但短暂的不适标志着愈合过程的开始。投票:关于亲密关系里的沟通,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困难在哪儿?(单选)我就喜欢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有些期待如果要我直白地说出来那宁可不要就怎么不算换位思考呢?我认为自己在努力换位思考了,但对方并不觉得面对有压力的话题就是有压力啊!有压力就不想聊啊!其他,欢迎留言评论~-学堂君-人的本质就是双标的,谁不愿意有个能理解自己的解语花草,而自己啥也不动呢。但是就因为爱呀,所以愿意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对方 你可能想看: “明明喜欢他,却总想推开他”:回避型依恋还有救吗? 在一段健康、长久的关系中,重要的从不是“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打破亲密关系里互相指责的怪圈? 当关系中一旦出现指责循环,我们可能会在其中扮演任何一个角色且无法轻易挣脱,那到底该如何主动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呢? 被“榨干”的职场妈妈:“每天忙到筋疲力尽,却没有人理解我的辛苦” 找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找回自己的感受。 “他的手机里没有秘密,我却笑不出来” 安全感缺乏的人,哪怕被爱着,也会努力寻找对方不爱的证据。 占有你,伤害你… |病娇的爱为何如此偏执而窒息? 病娇的强迫型恋爱实际上满足了人们渴望被崇拜的需求。 明明是人渣,怎么就是离不开TA丨认知失调 当你对某件事付出越多,就越觉得它珍贵重要;同样,当你某个人付出越多,也就越难离开ta。 《恋与深空》爆火:难以戒断的电子爱人,让爱回归爱本身 这场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的表达狂欢中,是什么使一场架空的梦跨越次元壁,如何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自闭症遗传度高、难以根治?国外顶级儿童医院的研究结果,会颠覆这种认知 父母学会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善亲子关系,采取适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更有可能尽快摘掉“自闭症”的帽子。 为什么大家难以接受,好人也会遭遇不幸?|责怪受害者的5个原因 尽管对受害者的指责普遍存在且难以消除,但发觉并质疑各种形式的指责,这才是令“受害者有罪论”逐渐减少的最好打开方式。 明明和TA在一起很痛苦,为何就是离不开? 觉察出自己在关系背后的真正需要,才能走出“有毒”的关系。
我们明明如此亲密,却依旧难以互相理解
2024-06-13 | 浏览: 24
当你和你对象闹矛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
亲密关系中,许多矛盾的尽头是有效沟通的问题。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沟通吗?
对于沟通的一般看法是,我向你传达一条信息,然后你接收它。
我表达我的想法和感受,然后Ta接受到这些内容,这听起来特别简单,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和自己的伴侣往往很难真正地达成沟通。
为什么我们的沟通会失败?感觉和亲密伴侣的交流总是困难重重?
可能是陷入了以下沟通误区:
1.常见的错误观念:Ta应该有读心术
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观念——你的伴侣应该能够理解你的心思。
确实,有的时候,亲密的伴侣之间仅凭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但是,在需要解决冲突的时候,自己一言不发却期望对方能准确读懂你内心的想法,这并不现实。
2.被忽视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沟通交流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对我们的伴侣来说可能并非如此。
我们与伴侣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是有差异的,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事物,我们很难想象对于不知道它的人而言会是什么样子的[1]。
因此,我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有些“简单”的事情不必过多阐述,伴侣一定能够轻易理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妻子对丈夫说,把土豆削一半放锅里煮,丈夫把每一个土豆都削成半个放锅里煮......
3.对“敏感”话题的回避
在谈论某些“敏感”话题时,伴侣可能会因为认为“这是对我/我们有威胁的”,于是回避交流,进而导致交流中断。一个人拿着59分的卷子时,绝不会希望收到爸妈的亲切问候:“考得怎么样?”,一旦这个话题被提起,就会立刻想办法结束话题。
你说了什么,你的伴侣又听到了什么你知道当你费尽心思与伴侣进行沟通时,Ta究竟理解了多少吗?
我们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沟通技巧,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沟通技巧的有效性研究很少。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荷兰心理学家劳拉·赛尔斯和他的同事对155对伴侣(异性恋)进行了一项现实生活交流的研究[2]。
过往研究发现,亲密伴侣之间交流的共情准确性只有25%到30%左右,这表明在交流传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会丢失[3]。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两个结果:表现力和共情准确性。表现力指的是发言者(传递信息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清晰程度;而共情准确性(empathic accuracy)指的是倾听者(接受信息的人)对发言者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的理解程度。
研究过程里,研究员会从几个热门话题中随机抽取一个,请情侣双方对其进行11分钟的讨论,并试图拿出解决方案。
讨论过后,情侣双方会单独地观看讨论过程的录像。每隔90秒,视频就会暂停,Ta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如果他们是视频片段中正在表达的一方,他们需要阐明自己在视频中想传达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觉得自己是否已经清楚地传达了他们意思。
如果他们是正在倾听的那一方,他们需要解释他们认为发言者想传达的意思,并且要指出这条信息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威胁感。
此外,研究人员还让四名客观的观察者在视频的每一次停顿时对说话者的表达能力进行评分。
结果发现:相较于客观观察者的打分,发言者倾向于给自己的表达能力打出更高的分数。当客观观察者给发言者打高分时,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会更高,更容易理解发言者的意思;但当发言者自认为他们已经表达清楚时,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并不一定高。
研究人员还对人们的表达内容进行了划分,分成了思想和情感两部分。思想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情感则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例如,当我们看见有人随意乱扔垃圾,我们产生的“这个人乱扔垃圾,没有公德心,没有素质”的想法是思想;而对于他人乱扔垃圾这件事,我们感受到的到“愤怒”和“不满”则是情感。
过去的研究表明,发言者会花费更多词句在表达思想上。倾听者在理解他们的思想时更多地依赖于发言者的语言表达,但在理解他们的感受时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非语言表达,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或语音语调[4]。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清晰的表达对于传达思想比传达情感更重要。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研究结果表明,清晰的表达对倾听者理解发言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把话讲清楚,不仅有利于对了解你的观点和看法,而且有助于对方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
至于威胁性,研究者们的预期是:当倾听者感觉发言者的言论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时,共情准确性会降低(参与者观看他们讨论的录像时会给对话的威胁性进行打分)。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表明,倾听者的共情准确性其实并不会受到对话威胁性的影响。
也就是说,当你和你的伴侣说到敏感话题时,伴侣虽然可能会因为感到威胁而想要回避,但这并不影响伴侣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哪怕是有威胁性的信息,只要表达清楚,倾听者就可以准确接收。
如何有效沟通上述研究说明,我们的表达能力往往并不如我们自以为的那么好。
要想和伴侣更好的沟通,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改变观念:没有人会读心术
心理学人不会读心术,亲密的伴侣不会读心术,哪怕是学心理学的亲密伴侣也不会读心术。因为亲密和熟悉,所以你们之间会有默契,有时也能够“心有灵犀”。但当真正遇到问题时,敞开心扉,说出各自的真实想法才是避免猜忌和误会的更好方法。
2.换位思考:清晰地传递你的思想和情感
有时候你以为大家“懂的都懂”,实际上可能在跨频道交流。分享一个很好的换位思考技巧:假设没有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对所有事情的描述都尽可能清晰明了。
3.直接沟通:暗示或拐弯抹角不会解决问题
与你的伴侣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感到压力很大,而且为了不伤害你的伴侣或你自己的感情,回避直接沟通总是很诱人的。然而,暗示或拐弯抹角不会解决问题。问题不会因为一方的逃避而自动消散,鼓起勇气直接沟通是迈过难关的重要一步。
虽然我们不会读心术,但我们依旧可以互相理解。爱情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或矛盾,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并耐心地倾听伴侣所说的话。就像清理伤口一样,它可能会刺痛一段时间,但短暂的不适标志着愈合过程的开始。
-学堂君-人的本质就是双标的,谁不愿意有个能理解自己的解语花草,而自己啥也不动呢。但是就因为爱呀,所以愿意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对方
“明明喜欢他,却总想推开他”:回避型依恋还有救吗?
在一段健康、长久的关系中,重要的从不是“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打破亲密关系里互相指责的怪圈?
当关系中一旦出现指责循环,我们可能会在其中扮演任何一个角色且无法轻易挣脱,那到底该如何主动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呢?
被“榨干”的职场妈妈:“每天忙到筋疲力尽,却没有人理解我的辛苦”
找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找回自己的感受。
“他的手机里没有秘密,我却笑不出来”
安全感缺乏的人,哪怕被爱着,也会努力寻找对方不爱的证据。
占有你,伤害你… |病娇的爱为何如此偏执而窒息?
病娇的强迫型恋爱实际上满足了人们渴望被崇拜的需求。
明明是人渣,怎么就是离不开TA丨认知失调
当你对某件事付出越多,就越觉得它珍贵重要;同样,当你某个人付出越多,也就越难离开ta。
《恋与深空》爆火:难以戒断的电子爱人,让爱回归爱本身
这场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的表达狂欢中,是什么使一场架空的梦跨越次元壁,如何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自闭症遗传度高、难以根治?国外顶级儿童医院的研究结果,会颠覆这种认知
父母学会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善亲子关系,采取适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更有可能尽快摘掉“自闭症”的帽子。
为什么大家难以接受,好人也会遭遇不幸?|责怪受害者的5个原因
尽管对受害者的指责普遍存在且难以消除,但发觉并质疑各种形式的指责,这才是令“受害者有罪论”逐渐减少的最好打开方式。
明明和TA在一起很痛苦,为何就是离不开?
觉察出自己在关系背后的真正需要,才能走出“有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