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秘密、同理心。这三个看似相互独立的主题,却是我们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期文章将分别围绕这三个主题,和大家介绍一下近期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大家的社交生活带来一些启发。本期导览调节压力的三个要素——爱、社会联系和幸福感:身心医学能帮助我们应对压力,而其中的三个关键要素「爱、良好的社会联系和主观幸福感」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保守秘密的代价:保守秘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我们可以如何调节?我们是否可以「习得」同理心:同理心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可以后天学习?——爱、社会联系和幸福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压力。虽然产生压力本身很正常,但过度、不受控制的压力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对我们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学习能力、思维灵活性等)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如何更好地与压力共存,让自己处于更加健康、快乐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近期德国综合保健与健康促进研究所在《压力与健康》(Stress and Health)上刊登的一篇综述研究,深入探讨了身心医学(Mind-Body Medicine)在帮助我们调节压力、改善身体健康方面的积极影响。身心医学重点关注的是大脑、身体、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其实践方法通常包含了我们熟知的正念、认知行为疗法、获取良好营养、参与体育活动等。这些方法往往能帮助我们处于更积极的情绪状态,并以此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因素非常关键——爱、良好的社会联系和幸福感:「爱」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以是恋人之间的「爱」,也可以是来自家庭的「爱」,它甚至可以是我们对宠物或者某个地方某个物品某项活动的积极情感;「社会联系」代表着我们所感知的与家人、朋友或者所在社区群体的关系紧密程度,以及我们认为能从这些群体中获得多少人际支持;「幸福感」在这里具体指主观幸福感,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知和体验生活的积极程度。上述三个因素的增强,能给我们与所面对的压力之间带来更多缓冲,让我们更加放松、游刃有余地应对困境;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减少压力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加强免疫功能或者延长寿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除了可以从练习某种具体的「压力调节方法」中获益,也可以通过建立维护有益的人际关系、社交网络以及培养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更多支撑和保障。保守秘密的代价秘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有重大利益影响的机密,还是一些虽然事小但会「社死」的个人信息,保密行为无处不在。虽然大家心里多少都有几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保守秘密这件事对你我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如果你也好奇保守秘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近期《心理科学近期趋势》(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或许能解答你的一些疑问。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保守秘密会带来心理负担。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负担来自于我们在日常交谈中隐藏秘密的频率,或者来自于我们所掌握的秘密的类型。这些因素当然也会有影响,但这篇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断在脑海中反复琢磨这些秘密这一心理过程。「心里藏着秘密」会持续困扰着我们、占据我们的思维空间,并带来羞耻感、孤立感、不确定性和不真实感。这些感受会进一步消耗了我们的心力,从而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意味着我们心中有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我们的大脑会倾向于优先处理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种机制会让我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秘密,并无意中放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另外,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总会渴望得到社会的支持,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但是保守秘密这种意图又会让我们与他人保持距离、与我们联系他人的动机相冲突,带来精神上的疲惫感。因此,虽然保守秘密可能会保护我们免受负面影响,但秘密存在本身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要想减轻这种心理压力,坦白或者倾诉也许是最直接的两种方式。和当事人坦白秘密可以一劳永逸摆脱心理负担,但伴随而来的也有破坏你与当事人关系的可能性,可谓高风险高回报。找一个可信赖的人倾诉则可以给予你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你从保守秘密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当然在倾诉之前还是需要谨慎评估你的倾诉对象是否可靠。通常来说一个富有同情心、能不带批判态度与你交流、并能为你提供建设性支持的人会是更理想的倾诉对象。我们是否可以「习得」同理心?同理心是一个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的特质。传统观念上,同理心被视为一种固有的特质,受先天基因和早期经历(如童年)的影响而形成。但是近期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成人的的同理心实际上是可塑的。通过观察和学习周围人的行为,我们可以增强或削弱自己的同理心。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将同理心水平变化与社会影响直接联系起来。具体来说,研究人员让超过100名参与者首先观看一段他人手部受到疼痛刺激的视频并报告他们的同理心水平。随后参与者需要观察其他人对同一视频的反应,这些反应中有些可能展现出同理心,有些则没有,最后参与者要在观察这些反应后再次评估自己的同理心水平。研究发现,观察他人的反应直接影响了参与者的同理心水平。参与者的同理心评分会随着观察到的反应是展现同理心还是缺乏同理心而增加或减少。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现象。fMRI扫描显示处理同理心的脑区,比如前岛叶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应的物理变化。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强化学习来培养同理心。如果你经常与充满同理心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也可能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反之亦然。从结果来看,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营造同理心氛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职场环境中。较高水平的同理心可以促进合作,这意味着对团队情感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可能会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协作和效率。而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来看,通过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同理心,我们也有望构建更加团结和谐的社会。写在最后本期我们聚焦于三个深刻影响我们心理和社交生活的主题:压力管理、保密的心理代价以及同理心的培养。这些主题虽然各自独立,但都紧密关联着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从增强我们对日常挑战的适应力,到优化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交互动的质量,每一项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应对策略。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或至少增加一些饭局上的谈资。关于下一期的研究主题,如果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主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那咱们下期再见~ 你可能想看: 我为什么劝你不要向同事抱怨工作压力?|每周心理学研究vol.5 谈论压力本身无妨,关键在于表达的方式。与其将压力当作一种成就公开炫耀,不如找一个可信赖的对象倾诉交流。 睡眠不足对情绪健康存在深远影响|每周心理学研究vol.3 一夜好眠能让次日精力充沛,但睡眠不足却不止是第二天精神不好那么简单 壹心理科普专栏「每周心理学研究」征稿启事 「每周心理学研究」征稿启事一、征稿时间:长期有效二、征稿奖励:1)文章如被“推荐”:奖励500鲸币2)文章如被“精选”:奖励1000鲸币还有可能被选中推送给所有App用户,或者在App首页置顶曝光~... 当“坏人”具有同理心 如果一个看似颇为了解你并且真的“很懂你”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鲁莽,冷漠或者行为上变得阴险,你可能需要退后一步,更加客观的审视一下你们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关系离不开这四点! 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娱乐圈环境中,夫妻双方应如何更好地维持和保护他们的婚姻关系? 心理学研究:失恋,为什么那么痛? 接纳和允许失恋的自我会经历痛苦,这也是让新的自我重新生长的机会和必经之路。 没学过心理学,可以做心理咨询师吗?|《心理咨询师执业之路》 与不少人轻松宜人的想象不同,心理咨询是一个在情绪和智力上都有较高强度的行业。 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也会获得的7种疗愈 当心理咨询师看到对来访者提供的帮助卓有成效时,也会因此感到被疗愈,这能鼓舞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发光发亮。 壹心理心理咨询服务督导负责机制 壹心理致力于打造专业有爱的心理学平台,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和专业的咨询师搭建桥梁,让来访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专业帮助。不同于其他职业,心理咨询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依赖于专业化的知识体系,且需要在... 真的吗?我不信丨《认知陷阱》和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 人们总是容易陷入各种思维陷阱中,将一些伪科学的、不合理的、不存在的、错误的说法当做科学、合理的、真实的、正确的,并深信不疑,甚至影响生活中的行动。
同理心是可以「习得」的吗?| 每周心理学研究vol.1
2024-06-12 | 浏览: 26
压力、秘密、同理心。这三个看似相互独立的主题,却是我们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期文章将分别围绕这三个主题,和大家介绍一下近期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大家的社交生活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导览
——爱、社会联系和幸福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压力。虽然产生压力本身很正常,但过度、不受控制的压力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对我们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学习能力、思维灵活性等)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如何更好地与压力共存,让自己处于更加健康、快乐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近期德国综合保健与健康促进研究所在《压力与健康》(Stress and Health)上刊登的一篇综述研究,深入探讨了身心医学(Mind-Body Medicine)在帮助我们调节压力、改善身体健康方面的积极影响。
身心医学重点关注的是大脑、身体、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其实践方法通常包含了我们熟知的正念、认知行为疗法、获取良好营养、参与体育活动等。
这些方法往往能帮助我们处于更积极的情绪状态,并以此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因素非常关键——爱、良好的社会联系和幸福感:
「爱」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以是恋人之间的「爱」,也可以是来自家庭的「爱」,它甚至可以是我们对宠物或者某个地方某个物品某项活动的积极情感;
「社会联系」代表着我们所感知的与家人、朋友或者所在社区群体的关系紧密程度,以及我们认为能从这些群体中获得多少人际支持;
「幸福感」在这里具体指主观幸福感,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知和体验生活的积极程度。
上述三个因素的增强,能给我们与所面对的压力之间带来更多缓冲,让我们更加放松、游刃有余地应对困境;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减少压力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加强免疫功能或者延长寿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除了可以从练习某种具体的「压力调节方法」中获益,也可以通过建立维护有益的人际关系、社交网络以及培养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为我们应对压力提供更多支撑和保障。
保守秘密的代价秘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有重大利益影响的机密,还是一些虽然事小但会「社死」的个人信息,保密行为无处不在。
虽然大家心里多少都有几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保守秘密这件事对你我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
如果你也好奇保守秘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近期《心理科学近期趋势》(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或许能解答你的一些疑问。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保守秘密会带来心理负担。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负担来自于我们在日常交谈中隐藏秘密的频率,或者来自于我们所掌握的秘密的类型。
这些因素当然也会有影响,但这篇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断在脑海中反复琢磨这些秘密这一心理过程。
「心里藏着秘密」会持续困扰着我们、占据我们的思维空间,并带来羞耻感、孤立感、不确定性和不真实感。这些感受会进一步消耗了我们的心力,从而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
同时,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意味着我们心中有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我们的大脑会倾向于优先处理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种机制会让我们在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秘密,并无意中放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另外,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总会渴望得到社会的支持,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但是保守秘密这种意图又会让我们与他人保持距离、与我们联系他人的动机相冲突,带来精神上的疲惫感。
因此,虽然保守秘密可能会保护我们免受负面影响,但秘密存在本身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要想减轻这种心理压力,坦白或者倾诉也许是最直接的两种方式。
和当事人坦白秘密可以一劳永逸摆脱心理负担,但伴随而来的也有破坏你与当事人关系的可能性,可谓高风险高回报。
找一个可信赖的人倾诉则可以给予你更多的情感支持,帮助你从保守秘密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当然在倾诉之前还是需要谨慎评估你的倾诉对象是否可靠。通常来说一个富有同情心、能不带批判态度与你交流、并能为你提供建设性支持的人会是更理想的倾诉对象。
我们是否可以「习得」同理心?同理心是一个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的特质。
传统观念上,同理心被视为一种固有的特质,受先天基因和早期经历(如童年)的影响而形成。但是近期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成人的的同理心实际上是可塑的。通过观察和学习周围人的行为,我们可以增强或削弱自己的同理心。
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将同理心水平变化与社会影响直接联系起来。具体来说,研究人员让超过100名参与者首先观看一段他人手部受到疼痛刺激的视频并报告他们的同理心水平。随后参与者需要观察其他人对同一视频的反应,这些反应中有些可能展现出同理心,有些则没有,最后参与者要在观察这些反应后再次评估自己的同理心水平。
研究发现,观察他人的反应直接影响了参与者的同理心水平。参与者的同理心评分会随着观察到的反应是展现同理心还是缺乏同理心而增加或减少。
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现象。fMRI扫描显示处理同理心的脑区,比如前岛叶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应的物理变化。
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强化学习来培养同理心。如果你经常与充满同理心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也可能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反之亦然。
从结果来看,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营造同理心氛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职场环境中。较高水平的同理心可以促进合作,这意味着对团队情感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可能会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协作和效率。
而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来看,通过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同理心,我们也有望构建更加团结和谐的社会。
写在最后
本期我们聚焦于三个深刻影响我们心理和社交生活的主题:压力管理、保密的心理代价以及同理心的培养。这些主题虽然各自独立,但都紧密关联着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
从增强我们对日常挑战的适应力,到优化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交互动的质量,每一项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应对策略。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或至少增加一些饭局上的谈资。
关于下一期的研究主题,如果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主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那咱们下期再见~
我为什么劝你不要向同事抱怨工作压力?|每周心理学研究vol.5
谈论压力本身无妨,关键在于表达的方式。与其将压力当作一种成就公开炫耀,不如找一个可信赖的对象倾诉交流。
睡眠不足对情绪健康存在深远影响|每周心理学研究vol.3
一夜好眠能让次日精力充沛,但睡眠不足却不止是第二天精神不好那么简单
壹心理科普专栏「每周心理学研究」征稿启事
「每周心理学研究」征稿启事一、征稿时间:长期有效二、征稿奖励:1)文章如被“推荐”:奖励500鲸币2)文章如被“精选”:奖励1000鲸币还有可能被选中推送给所有App用户,或者在App首页置顶曝光~...
当“坏人”具有同理心
如果一个看似颇为了解你并且真的“很懂你”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鲁莽,冷漠或者行为上变得阴险,你可能需要退后一步,更加客观的审视一下你们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关系离不开这四点!
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娱乐圈环境中,夫妻双方应如何更好地维持和保护他们的婚姻关系?
心理学研究:失恋,为什么那么痛?
接纳和允许失恋的自我会经历痛苦,这也是让新的自我重新生长的机会和必经之路。
没学过心理学,可以做心理咨询师吗?|《心理咨询师执业之路》
与不少人轻松宜人的想象不同,心理咨询是一个在情绪和智力上都有较高强度的行业。
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也会获得的7种疗愈
当心理咨询师看到对来访者提供的帮助卓有成效时,也会因此感到被疗愈,这能鼓舞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发光发亮。
壹心理心理咨询服务督导负责机制
壹心理致力于打造专业有爱的心理学平台,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和专业的咨询师搭建桥梁,让来访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专业帮助。不同于其他职业,心理咨询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依赖于专业化的知识体系,且需要在...
真的吗?我不信丨《认知陷阱》和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
人们总是容易陷入各种思维陷阱中,将一些伪科学的、不合理的、不存在的、错误的说法当做科学、合理的、真实的、正确的,并深信不疑,甚至影响生活中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