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影视剧《婚姻生活》,豆瓣评分8.8,故事中的妻子有一句话很真实。很多人说这部剧的基调过于悲观,但它的确捕捉到了一些婚姻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状态,例如夫妻双方都感觉到的“感情不可避免地衰落”。Eastwick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根据他的关系轨迹研究,伴侣对关系的评价会在接触初期很快达到了一个平台高点,然后开始下降。但是,为什么有些婚姻关系却能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呢?有什么办法在阻挡这种下降的趋势吗?来看看今天的文章,或许你可以试试下面这6件小事:回应Ta,哪怕目前没有解决办法伴侣响应性(Percie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明确感知到来自另一半的响应、理解、支持和关心(Laurenceau, 1998)。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兴致勃勃跟伴侣分享今天遇到的趣事,结果只得到一句“嗯”,或者想要跟Ta好好争辩一番,却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那你一定能理解,“被响应”在一段关系中有多么重要。一项针对新冠疫情期间伴侣关系的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压力会“侵蚀”伴侣之间的关系质量(Rhonda,2022)。研究者调查了来自57个国家的3593人,在疫情开始和随后的3个月里,感知到伴侣响应性低的人,报告了较差的关系质量;而感知到伴侣响应性高的人,则报告了较好的关系质量。也就是说,伴侣响应性对伴侣遭遇的外部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或许,“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才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之一。把“你”和“我”,换成“我们”一个浪漫的事实是:婚姻是将“你”和“我”变成了“我们”,而这种人称代词的转换,其实也会让我们的婚姻更幸福。“We-talk”被用来指代那种使用“我们”作为人称代词的表述方式,例如,如果一对夫妻在旅行途中遇到汽车故障,他们不会说“你/我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会说“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后者的表述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关系的亲密。这可能与夫妻之间的相关依赖有关,在关系研究中,We-talk被理解为“一起应对”的行为标志,它意味着我们的身份融合成一个整体,我们将问题视作共同的、而非个人的,我们共同努力并承担事情发生的后果(Lyons,1998)。而这样的谈话,通常预示着更积极的关系功能(Karan,2019)。尝试改变一下日常用词吧,当谈话中“我们”的含量更高,也许彼此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合理地表达愤怒如何跟伴侣表达愤怒,同样是一道人生难题。研究发现,“爆炸式的愤怒”(通过攻击和暴力表达愤怒)和“压抑式的愤怒”(把愤怒藏在心里),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伴侣双方的健康,以及关系幸福度产生负面的影响(Averill,1982; Tavris,1982,1984)。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地表达愤怒,才能促进关系而非损伤关系呢?Guerrero的一项研究发现,处理愤怒最有效的方法是清楚而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把这种愤怒表达的模式叫作“自信-整合”(assertive-integration)。具体操作来讲,一方面你可以直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但另一方面,你需要传达出对伴侣感受、需求和观点的关注或考虑。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实际上创造出了一个共同的“情绪空间”,这个空间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尊重彼此的真实感受,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彼此更靠近。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不要否认它,也不要忽视它,它只是需要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在关系中运转。确立金钱上的共同目标你们会因为金钱问题而吵架吗?例如如何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教育孩子的花费、双方父母家庭的支出等等,俗话说“谈钱伤感情”,但夫妻之间的感情却“不得不谈钱”。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夫妻关系与家庭财务之间的紧密联系(Britt, 2005; Johnson & Booth, 1990;Kerkmann et al., 2000; Megunda & Hira, 1990; Rosenblatt & Keller, 1983),基于这些实证研究,佐治亚大学教授Archuleta提出了一个CFT理论(couples and finances theory )。这个理论假设夫妻关系和家庭财务过程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循环”的,即夫妻关系和财务过程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家庭子系统。在这个理论框架下,Archuleta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通过一家金融服务机构,调查了2024个家庭后发现,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沟通策略(即倡导用沟通来解决金钱上的冲突矛盾),对金钱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更有可能成为婚姻满意度的预测指标。这个结论给所有夫妻提供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议——先设立一个共同的小目标,好过事后一番接一番地“明算账”。除了纪念日,也可以创造日常的仪式感说到仪式感,你可能会想到结婚纪念日、烛光晚餐玫瑰花等场景,但事实上,家庭仪式(Family rituals)远不止如此。仪式可能会发生在家庭生活的不同层面,Wolin和Bennett在1984年的研究中确定了三种类型的家庭仪式:家庭庆祝活动(如春节等传统佳节)、家庭传统(如生日、结婚纪念日)和模式化的互动(如晚餐之后坐在一起看电视)。这些仪式感并不是所谓爱情的“象征性行为”,它们实实在在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外一项针对150对已婚夫妇的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在仪式上的更大投入,能够建立他们婚姻关系的凝聚力,以及对这段关系的积极认知(Crespo,2008)。因为仪式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夫妻“对家庭生活的显著投资”(Acitelli, Rogers, & Knee, 1999),这意味着他们愿意多花费时间来组织活动、分享情感,更负责任地参与到家庭任务。允许自己向伴侣寻求空间之前在Psychology Today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观点十分有趣:你可以通过学习“冷漠”来恢复你们的关系。这个观点乍一听很不靠谱,但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证实了这件事。国外一项长期婚姻研究,自1986年追踪了373对已婚夫妻后发现:在那些自我报告婚姻不幸福的人当中,有11.5%的人表示,不幸福的原因在于“缺乏隐私和属于自己的时间”(相比之下,只有6%的人是因为对性生活不满意)。因此,该项目的研究者、密歇根大学教授Terri Orbuch说:“在一段关系中拥有足够的空间或隐私,比拥有良好的性生活更重要。”当下,有许许多多的声音都在强调夫妻的“共同时间”,提出“自我时间”似乎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当夫妻双方都保有自己的兴趣、朋友和空间时,这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松弛也更有张力。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感到了“窒息”,请允许自己向另一半寻求空间,这里是Orbuch在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上提供的一些小Tips:你可以把自我时间内收获的信息、参与的活动带回去和伴侣分享。不要感到内疚,你对自我时间的需求和你对伴侣的爱有多深没有关系。当你向伴侣提出要求时,要具体一点:建议不要使用“我需要空间”这样的短语,而是告诉Ta为什么更多的空间会让你快乐,以及你会去做什么。当然,如果Ta愿意,尽可能让Ta参与到你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松弛感,一夜之间,松弛感成了大家追求的终极境界,如果放到婚姻关系当中,什么是松弛感呢?或许就是允许这段关系有不可避免的“衰落”,但同时有力量让它在可控的状态下“回升”。人们常说工作要遵循长期主义,亲密关系何尝不是如此,我想我们要扣住的,从来都不是最高的峰值,而是时间的脉搏,和每一分的欢喜、变化和成长。希望读到这里的你,无论是否结婚,都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点力量。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或者给你的另一半、你的朋友们,良好的关系需要共同的努力~ 你可能想看: 让夫妻关系更和谐的小细节 夫妻相处中,我们总会看到对方的不足之处,但如果我站在另一角度可能收获的是一份感动呢? 甜蜜感情也可以“吵”出来——处理夫妻冲突三步骤 我们都会向往心意相通,恩爱幸福的夫妻关系。然而,做为朝夕相处的夫妻,即便再恩爱也难免有冲突的时候。是冲突本身影响了夫妻关系,还是应对冲突的方式导致不一样的结局? 那些感情好的夫妻,大多是学会了适当表达情绪 今天的文章,我就说说夫妻之间该怎样适当表达情绪,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中国夫妻无性婚姻高达30%?无性婚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无性婚姻能坚持到最后吗? 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我想要,但我不说” “想处理好和伴侣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 婚姻心理学:夫妻关系再好,都不要做这件事! 好的婚姻是相互理解,相互搭台,相互夸,能够看到对方的缺点,也看到优点,而不是相互放大缺点,相互贬损,相互打压,最后成了彼此的“差评师”。 夫妻关系中的这些雷,千万不要触碰到! 很多夫妻或是情侣也想改善双方的关系,化解矛盾,但为什么每次坐下来谈的时候依然陷入争吵中? 中年夫妻的无爱无性,究竟在表达什么? 婚姻经营是一门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性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之一。夫妻步入四十五岁的中年后,有不少夫妻反映说无爱也无性,但婚姻仍然是稳固的。 有情人终长成“兄妹”?夫妻相的心理学解释 研究表明,在从生理到心理的多种特质上,伴侣之间的确比一般人更加相像,这是为什么呢? 40年追踪700对夫妻,“婚姻教皇”总结出婚姻五个大坑 以下就是戈特曼发现的婚姻中的五个“大坑”,这些坑由浅入深,越往后,这段婚姻越病入膏肓。
让夫妻「感情升温」的6件小事
2024-06-13 | 浏览: 24
最近看了一部影视剧《婚姻生活》,豆瓣评分8.8,故事中的妻子有一句话很真实。
很多人说这部剧的基调过于悲观,但它的确捕捉到了一些婚姻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状态,例如夫妻双方都感觉到的“感情不可避免地衰落”。
Eastwick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根据他的关系轨迹研究,伴侣对关系的评价会在接触初期很快达到了一个平台高点,然后开始下降。
但是,为什么有些婚姻关系却能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呢?有什么办法在阻挡这种下降的趋势吗?
来看看今天的文章,或许你可以试试下面这6件小事:
回应Ta,哪怕目前没有解决办法伴侣响应性(Percie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明确感知到来自另一半的响应、理解、支持和关心(Laurenceau, 1998)。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兴致勃勃跟伴侣分享今天遇到的趣事,结果只得到一句“嗯”,或者想要跟Ta好好争辩一番,却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那你一定能理解,“被响应”在一段关系中有多么重要。
一项针对新冠疫情期间伴侣关系的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压力会“侵蚀”伴侣之间的关系质量(Rhonda,2022)。
研究者调查了来自57个国家的3593人,在疫情开始和随后的3个月里,感知到伴侣响应性低的人,报告了较差的关系质量;而感知到伴侣响应性高的人,则报告了较好的关系质量。
也就是说,伴侣响应性对伴侣遭遇的外部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或许,“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才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之一。
把“你”和“我”,换成“我们”一个浪漫的事实是:婚姻是将“你”和“我”变成了“我们”,而这种人称代词的转换,其实也会让我们的婚姻更幸福。
“We-talk”被用来指代那种使用“我们”作为人称代词的表述方式,例如,如果一对夫妻在旅行途中遇到汽车故障,他们不会说“你/我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会说“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后者的表述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关系的亲密。
这可能与夫妻之间的相关依赖有关,在关系研究中,We-talk被理解为“一起应对”的行为标志,它意味着我们的身份融合成一个整体,我们将问题视作共同的、而非个人的,我们共同努力并承担事情发生的后果(Lyons,1998)。而这样的谈话,通常预示着更积极的关系功能(Karan,2019)。
尝试改变一下日常用词吧,当谈话中“我们”的含量更高,也许彼此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合理地表达愤怒如何跟伴侣表达愤怒,同样是一道人生难题。研究发现,“爆炸式的愤怒”(通过攻击和暴力表达愤怒)和“压抑式的愤怒”(把愤怒藏在心里),这两种情况都会对伴侣双方的健康,以及关系幸福度产生负面的影响(Averill,1982; Tavris,1982,1984)。
那么,究竟怎样合理地表达愤怒,才能促进关系而非损伤关系呢?
Guerrero的一项研究发现,处理愤怒最有效的方法是清楚而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把这种愤怒表达的模式叫作“自信-整合”(assertive-integration)。
具体操作来讲,一方面你可以直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但另一方面,你需要传达出对伴侣感受、需求和观点的关注或考虑。
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实际上创造出了一个共同的“情绪空间”,这个空间的目的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尊重彼此的真实感受,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彼此更靠近。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不要否认它,也不要忽视它,它只是需要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在关系中运转。
确立金钱上的共同目标你们会因为金钱问题而吵架吗?例如如何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教育孩子的花费、双方父母家庭的支出等等,俗话说“谈钱伤感情”,但夫妻之间的感情却“不得不谈钱”。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夫妻关系与家庭财务之间的紧密联系(Britt, 2005; Johnson & Booth, 1990;Kerkmann et al., 2000; Megunda & Hira, 1990; Rosenblatt & Keller, 1983),基于这些实证研究,佐治亚大学教授Archuleta提出了一个CFT理论(couples and finances theory )。
这个理论假设夫妻关系和家庭财务过程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循环”的,即夫妻关系和财务过程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家庭子系统。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Archuleta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他通过一家金融服务机构,调查了2024个家庭后发现,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沟通策略(即倡导用沟通来解决金钱上的冲突矛盾),对金钱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更有可能成为婚姻满意度的预测指标。
这个结论给所有夫妻提供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议——先设立一个共同的小目标,好过事后一番接一番地“明算账”。
除了纪念日,也可以创造日常的仪式感说到仪式感,你可能会想到结婚纪念日、烛光晚餐玫瑰花等场景,但事实上,家庭仪式(Family rituals)远不止如此。
仪式可能会发生在家庭生活的不同层面,Wolin和Bennett在1984年的研究中确定了三种类型的家庭仪式:家庭庆祝活动(如春节等传统佳节)、家庭传统(如生日、结婚纪念日)和模式化的互动(如晚餐之后坐在一起看电视)。
这些仪式感并不是所谓爱情的“象征性行为”,它们实实在在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一项针对150对已婚夫妇的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在仪式上的更大投入,能够建立他们婚姻关系的凝聚力,以及对这段关系的积极认知(Crespo,2008)。
因为仪式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夫妻“对家庭生活的显著投资”(Acitelli, Rogers, & Knee, 1999),这意味着他们愿意多花费时间来组织活动、分享情感,更负责任地参与到家庭任务。
允许自己向伴侣寻求空间之前在Psychology Today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观点十分有趣:你可以通过学习“冷漠”来恢复你们的关系。这个观点乍一听很不靠谱,但事实上,已经有研究证实了这件事。
国外一项长期婚姻研究,自1986年追踪了373对已婚夫妻后发现:在那些自我报告婚姻不幸福的人当中,有11.5%的人表示,不幸福的原因在于“缺乏隐私和属于自己的时间”(相比之下,只有6%的人是因为对性生活不满意)。
因此,该项目的研究者、密歇根大学教授Terri Orbuch说:“在一段关系中拥有足够的空间或隐私,比拥有良好的性生活更重要。”
当下,有许许多多的声音都在强调夫妻的“共同时间”,提出“自我时间”似乎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当夫妻双方都保有自己的兴趣、朋友和空间时,这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松弛也更有张力。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感到了“窒息”,请允许自己向另一半寻求空间,这里是Orbuch在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上提供的一些小Tips:
你可以把自我时间内收获的信息、参与的活动带回去和伴侣分享。
不要感到内疚,你对自我时间的需求和你对伴侣的爱有多深没有关系。
当你向伴侣提出要求时,要具体一点:建议不要使用“我需要空间”这样的短语,而是告诉Ta为什么更多的空间会让你快乐,以及你会去做什么。
当然,如果Ta愿意,尽可能让Ta参与到你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松弛感,一夜之间,松弛感成了大家追求的终极境界,如果放到婚姻关系当中,什么是松弛感呢?
或许就是允许这段关系有不可避免的“衰落”,但同时有力量让它在可控的状态下“回升”。人们常说工作要遵循长期主义,亲密关系何尝不是如此,我想我们要扣住的,从来都不是最高的峰值,而是时间的脉搏,和每一分的欢喜、变化和成长。
希望读到这里的你,无论是否结婚,都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点力量。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或者给你的另一半、你的朋友们,良好的关系需要共同的努力~
让夫妻关系更和谐的小细节
夫妻相处中,我们总会看到对方的不足之处,但如果我站在另一角度可能收获的是一份感动呢?
甜蜜感情也可以“吵”出来——处理夫妻冲突三步骤
我们都会向往心意相通,恩爱幸福的夫妻关系。然而,做为朝夕相处的夫妻,即便再恩爱也难免有冲突的时候。是冲突本身影响了夫妻关系,还是应对冲突的方式导致不一样的结局?
那些感情好的夫妻,大多是学会了适当表达情绪
今天的文章,我就说说夫妻之间该怎样适当表达情绪,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中国夫妻无性婚姻高达30%?无性婚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无性婚姻能坚持到最后吗?
当代中年夫妻婚姻现状:“我想要,但我不说”
“想处理好和伴侣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
婚姻心理学:夫妻关系再好,都不要做这件事!
好的婚姻是相互理解,相互搭台,相互夸,能够看到对方的缺点,也看到优点,而不是相互放大缺点,相互贬损,相互打压,最后成了彼此的“差评师”。
夫妻关系中的这些雷,千万不要触碰到!
很多夫妻或是情侣也想改善双方的关系,化解矛盾,但为什么每次坐下来谈的时候依然陷入争吵中?
中年夫妻的无爱无性,究竟在表达什么?
婚姻经营是一门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性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之一。夫妻步入四十五岁的中年后,有不少夫妻反映说无爱也无性,但婚姻仍然是稳固的。
有情人终长成“兄妹”?夫妻相的心理学解释
研究表明,在从生理到心理的多种特质上,伴侣之间的确比一般人更加相像,这是为什么呢?
40年追踪700对夫妻,“婚姻教皇”总结出婚姻五个大坑
以下就是戈特曼发现的婚姻中的五个“大坑”,这些坑由浅入深,越往后,这段婚姻越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