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恋亲密关系的心理咨询中,我发现伴侣关系常存在三种模式。1.“成人-成人”模式伴侣双方以相对理智的成人状态相处,就事论事,遇到争执也能互相协商,相互退让。2.“孩子-父母”模式伴侣一方表现得孩子气,撒娇、情绪化等,另一方表现得父母态,包容、照顾等。3.“孩子-孩子”模式伴侣双方都处于情绪化状态,难以理智沟通。当伴侣长期以这种模式相处,冲突升级得不到修复,可能导致关系结束。伴侣关系的长期维系,需要多数时候保持“成人-成人”模式,也需要“孩子-父母”模式的调剂作用。如果只有“成人-成人”模式的就事论事相处,像2个机器人生活,关系很难维系。毕竟,人是感性生物,对伴侣关系有着多重情感需求。只有“成人-成人”模式相处,必定会积累未满足的情感需求,为关系埋下隐患。“孩子-父母”模式,可以为“成人-成人”模式增添趣味,为感情注入活力。爱情中常听到的“感情变淡了”,即是过多处于“成人-成人”模式,缺少“孩子-父母”模式的互动。“孩子-父母”模式对于感情维系必不可少。我们会与某个人走进爱情,必定因为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某些情感需求。这些情感需求,往往是成长经历中,作为孩子的我们,未满足的情感需求。爱情中,如果我们处于“孩子状态”,伴侣能够适配为“父母状态”,“孩子-父母”模式能够疗愈心理,促进心灵成长和成熟。效果堪比长期心理咨询。然而,困难之处是:伴侣双方带着各自的情感需求进入爱情,寻求情感需求满足,不可能一方一直处于“父母状态”,作为照顾者提供需求满足,也会转换到“孩子状态”,作为获取者寻求需求满足。当“孩子-父母”模式中的“父母状态”伴侣方,转换到“孩子状态”时,如果另一方伴侣仍然停留在“孩子状态”,伴侣关系就变成“孩子-孩子”模式:伴侣双方都关注自身需求,争取自身需求满足,抱怨对方没有满足自身需求;同时,无法作为照顾者,给予对方需求满足。伴侣争吵,常常有人退让、道歉而和好,体现的是退让一方转换到“父母状态”,让关系回到“孩子-父母”模式,进一步可能让“孩子状态”的伴侣方情绪化降低,走出“孩子状态”,从而关系模式转换到“成人-成人”模式。或者,伴侣双方都有所退让,双方都走出“孩子状态”,关系模式能直接转换到“成人-成人”模式如果伴侣双方都长期处于“孩子-孩子”模式,关系便可能走向结束。举个例子,园子和小高是一对恋人,两人吵架,处于“孩子-孩子”模式,一般是小高先退让、道歉,小高转换到“父母状态”,包容园子的情绪。看到小高道歉、给自己买礼物等,园子气消了,走出“孩子状态”,两人回到“成人-成人”模式相处。长期如此,小高感到总是自己付出、忍让,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照顾,在争吵中,不愿再退让。这样,发生争吵后,园子和小高都处于“孩子-孩子”状态,关系僵持。园子觉得小高变心了,不愿像以前一样哄自己;小高觉得受够了,不愿再委屈、讨好。爱情维系的困难在于:关系模式的转换悄无声息。“孩子-父母”模式中,“父母状态”的伴侣方转换为“孩子状态”,就像小高也想要被满足时,没有预告,甚至自己都未能觉察。这样增加了伴侣另一方适应的困难。爱情初始,要么是伴侣双方都能转换“孩子状态”和“父母状态”,伴侣间的“孩子(父母)-父母(孩子)”模式比较适配,要么是伴侣一方性格中存在照顾者倾向,比如通俗说的讨好型人格,能够长期保持“父母状态”,使得“孩子-父母”模式维持,关系也能稳定一段时间。可是,人的天性是贪恋需求满足,“孩子状态”的被照顾、被满足感,会导致“孩子状态”的伴侣方想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获取需求满足,不愿转换到“父母状态”或“成人状态”。爱情初始,情感浓度没那么强,成人理智部分尚能克制贪恋的天性,转换“父母状态”或“成人状态”,作为照顾者,平衡感情关系;爱情愈深,情感愈浓,愈被情感主导,贪恋需求满足的“孩子状态”更容易占上风,特别是童年未满足需求越多的人,越容易在感情中寻求满足;即使是习惯照顾者的伴侣一方,情感愈浓,“孩子状态”寻求需求满足也会开始占上风,会表现出“孩子状态”——需求总是渴求满足。关系模式的无声转换,就像双人舞,配合的变化无声传递,如果短时间不协调,在舞伴能够忍受的时间范围内,重新协调了,关系能够继续维系;如果长期不协调,舞伴可能拒绝共舞,寻找新的舞伴。当用三种关系模式看待爱情时,提示感情问题往往出在:一是,伴侣长期处于“成人-成人”模式,缺少“孩子-父母”模式的调剂;二是,“孩子-父母”模式缺少互换的平衡,伴侣一方长期处于“孩子状态”的获取者,另一方长期处于“父母状态”的照顾者,照顾者一方需求未满足,不愿再给予,获取者一方不满照顾者伴侣方的不再满足,陷入“孩子-孩子”模式的恶性循环。良好的伴侣关系,是伴侣在“孩子-父母”模式与 “成人-成人”模式间平衡:不仅是伴侣在“孩子-父母”模式的“获取者-照顾者”角色互换,互为“获取-照顾”关系的平衡,也是“孩子-父母”模式与“成人-成人”模式能够有平衡,互相调剂。 你可能想看: 进来看看,你是哪一类依恋型 当我们开始和喜欢的人约会时,神秘感通常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个人适合我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对我的感觉如何?他们在找什么? “Ta不懂我” | 爱有5种语言,测测你用的哪一种? 你或者你的伴侣,最常使用的爱的语言是什么呢? 每一段婚姻,都存在三种关系 如果双方对两人在婚姻中的性爱关系、伙伴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否处于良性状态有所了解,就可以轻松有效地应对婚姻危机,并专注于需讨论的某个特定关系,从而改善成更深更强的纽带。 探究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我们发现了这些 夫妻之间有消极互动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如果能与积极行为达到1:5的比例时,婚姻关系较为稳定。 我们...好像并没那么合适?|5个信号,识别危险关系模式 这里有五件事需要提醒创伤幸存者注意,帮助他们识别不对劲的危险信号,以及帮助他们与觉察出的关系破坏者发展良性关系。 “特别讨厌一个人”,背后的心理学解释,你知道几种? 一个人越接纳自己,就越很少讨厌别人。 爱情中,什么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如何收获更好的恋爱? 回避型感情中的课题分离必修课:不要对伴侣的想法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只有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才能持续对自己的认知负责,最终才能对一段关系、对伴侣负责。 3种关系里的无效陪伴,值得所有人警惕! 并非所有的陪伴都是健康和高质量的,以下这3种低质量陪伴值得所有人警惕!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
爱情中的三种关系模式,你是哪一种?
2024-06-13 | 浏览: 24
在婚恋亲密关系的心理咨询中,我发现伴侣关系常存在三种模式。
1.“成人-成人”模式
伴侣双方以相对理智的成人状态相处,就事论事,遇到争执也能互相协商,相互退让。
2.“孩子-父母”模式
伴侣一方表现得孩子气,撒娇、情绪化等,另一方表现得父母态,包容、照顾等。
3.“孩子-孩子”模式
伴侣双方都处于情绪化状态,难以理智沟通。当伴侣长期以这种模式相处,冲突升级得不到修复,可能导致关系结束。
伴侣关系的长期维系,需要多数时候保持“成人-成人”模式,也需要“孩子-父母”模式的调剂作用。
如果只有“成人-成人”模式的就事论事相处,像2个机器人生活,关系很难维系。毕竟,人是感性生物,对伴侣关系有着多重情感需求。
只有“成人-成人”模式相处,必定会积累未满足的情感需求,为关系埋下隐患。
“孩子-父母”模式,可以为“成人-成人”模式增添趣味,为感情注入活力。爱情中常听到的“感情变淡了”,即是过多处于“成人-成人”模式,缺少“孩子-父母”模式的互动。
“孩子-父母”模式对于感情维系必不可少。
我们会与某个人走进爱情,必定因为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某些情感需求。这些情感需求,往往是成长经历中,作为孩子的我们,未满足的情感需求。
爱情中,如果我们处于“孩子状态”,伴侣能够适配为“父母状态”,“孩子-父母”模式能够疗愈心理,促进心灵成长和成熟。效果堪比长期心理咨询。
然而,困难之处是:伴侣双方带着各自的情感需求进入爱情,寻求情感需求满足,不可能一方一直处于“父母状态”,作为照顾者提供需求满足,也会转换到“孩子状态”,作为获取者寻求需求满足。
当“孩子-父母”模式中的“父母状态”伴侣方,转换到“孩子状态”时,如果另一方伴侣仍然停留在“孩子状态”,伴侣关系就变成“孩子-孩子”模式:
伴侣双方都关注自身需求,争取自身需求满足,抱怨对方没有满足自身需求;同时,无法作为照顾者,给予对方需求满足。
伴侣争吵,常常有人退让、道歉而和好,体现的是退让一方转换到“父母状态”,让关系回到“孩子-父母”模式,进一步可能让“孩子状态”的伴侣方情绪化降低,走出“孩子状态”,从而关系模式转换到“成人-成人”模式。
或者,伴侣双方都有所退让,双方都走出“孩子状态”,关系模式能直接转换到“成人-成人”模式
如果伴侣双方都长期处于“孩子-孩子”模式,关系便可能走向结束。
举个例子,园子和小高是一对恋人,两人吵架,处于“孩子-孩子”模式,一般是小高先退让、道歉,小高转换到“父母状态”,包容园子的情绪。
看到小高道歉、给自己买礼物等,园子气消了,走出“孩子状态”,两人回到“成人-成人”模式相处。
长期如此,小高感到总是自己付出、忍让,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照顾,在争吵中,不愿再退让。
这样,发生争吵后,园子和小高都处于“孩子-孩子”状态,关系僵持。园子觉得小高变心了,不愿像以前一样哄自己;小高觉得受够了,不愿再委屈、讨好。
爱情维系的困难在于:关系模式的转换悄无声息。
“孩子-父母”模式中,“父母状态”的伴侣方转换为“孩子状态”,就像小高也想要被满足时,没有预告,甚至自己都未能觉察。这样增加了伴侣另一方适应的困难。
爱情初始,要么是伴侣双方都能转换“孩子状态”和“父母状态”,伴侣间的“孩子(父母)-父母(孩子)”模式比较适配,要么是伴侣一方性格中存在照顾者倾向,比如通俗说的讨好型人格,能够长期保持“父母状态”,使得“孩子-父母”模式维持,关系也能稳定一段时间。
可是,人的天性是贪恋需求满足,“孩子状态”的被照顾、被满足感,会导致“孩子状态”的伴侣方想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获取需求满足,不愿转换到“父母状态”或“成人状态”。
爱情初始,情感浓度没那么强,成人理智部分尚能克制贪恋的天性,转换“父母状态”或“成人状态”,作为照顾者,平衡感情关系;
爱情愈深,情感愈浓,愈被情感主导,贪恋需求满足的“孩子状态”更容易占上风,特别是童年未满足需求越多的人,越容易在感情中寻求满足;
即使是习惯照顾者的伴侣一方,情感愈浓,“孩子状态”寻求需求满足也会开始占上风,会表现出“孩子状态”——需求总是渴求满足。
关系模式的无声转换,就像双人舞,配合的变化无声传递,如果短时间不协调,在舞伴能够忍受的时间范围内,重新协调了,关系能够继续维系;如果长期不协调,舞伴可能拒绝共舞,寻找新的舞伴。
当用三种关系模式看待爱情时,提示感情问题往往出在:
一是,伴侣长期处于“成人-成人”模式,缺少“孩子-父母”模式的调剂;
二是,“孩子-父母”模式缺少互换的平衡,伴侣一方长期处于“孩子状态”的获取者,另一方长期处于“父母状态”的照顾者,照顾者一方需求未满足,不愿再给予,获取者一方不满照顾者伴侣方的不再满足,陷入“孩子-孩子”模式的恶性循环。
良好的伴侣关系,是伴侣在“孩子-父母”模式与 “成人-成人”模式间平衡:
不仅是伴侣在“孩子-父母”模式的“获取者-照顾者”角色互换,互为“获取-照顾”关系的平衡,也是“孩子-父母”模式与“成人-成人”模式能够有平衡,互相调剂。
进来看看,你是哪一类依恋型
当我们开始和喜欢的人约会时,神秘感通常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个人适合我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对我的感觉如何?他们在找什么?
“Ta不懂我” | 爱有5种语言,测测你用的哪一种?
你或者你的伴侣,最常使用的爱的语言是什么呢?
每一段婚姻,都存在三种关系
如果双方对两人在婚姻中的性爱关系、伙伴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否处于良性状态有所了解,就可以轻松有效地应对婚姻危机,并专注于需讨论的某个特定关系,从而改善成更深更强的纽带。
探究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我们发现了这些
夫妻之间有消极互动行为本身并不可怕,如果能与积极行为达到1:5的比例时,婚姻关系较为稳定。
我们...好像并没那么合适?|5个信号,识别危险关系模式
这里有五件事需要提醒创伤幸存者注意,帮助他们识别不对劲的危险信号,以及帮助他们与觉察出的关系破坏者发展良性关系。
“特别讨厌一个人”,背后的心理学解释,你知道几种?
一个人越接纳自己,就越很少讨厌别人。
爱情中,什么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如何收获更好的恋爱?
回避型感情中的课题分离必修课:不要对伴侣的想法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只有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才能持续对自己的认知负责,最终才能对一段关系、对伴侣负责。
3种关系里的无效陪伴,值得所有人警惕!
并非所有的陪伴都是健康和高质量的,以下这3种低质量陪伴值得所有人警惕!
创伤性联结:一种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却常被误以为是爱情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是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愉悦和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