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最近心情不太好。过去的一个月,他只想睡觉,吃饭没有胃口,不喜欢跟朋友共处,时常感到自己一文不值。他感到很痛苦,学习、工作与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小明对于要不要寻求心理治疗举棋不定。小明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情。你最近的状态不对。——你有空的话可以去一下精神科。虽然你可能不太能接受,但我觉得,你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天呢......我过去一个月都很痛苦,原来这是一种病吗?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坚强,不能处理好我的生活......小明左思右想,眼前浮现出来的却都是自己的不足。不行,不能让别人看到这么糟糕的、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的我!小明得了抑郁症吗?他出现心理问题了吗?他现在应该怎么做?在具体解决小明遇到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到两百年前。心理问题?医学解决!19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梅毒、伤寒等疾病感染导致,而这些感染又能通过药物使用等医学方法进行治疗。当感染被治愈后,这些心理问题也相应地解决了。——嚯,原来心理问题竟然能用医学方法解决?于是西方国家尝试着用医学方法的基础——医学模型去解释心理问题。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心理学家们认为,有心理疾病的人需要由专门的医生负责治疗,而不是由外行的神经病院监管人员进行监管。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发现,除了梅毒与伤寒这些疾病的感染,好像没有其他感染会导致心理问题,而哪怕梅毒与伤寒这些疾病被治愈了,也还有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解释。也就是说,感染与心理问题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问题,医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心理问题。——怎么办,要推翻医学模型吗?它的解释力有限哎。——......先算了吧,这还挺好用的。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模式的逻辑之下,“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不具备已知生物性疾病的精神综合征”。赞同医学模型的学者认为,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具备已知生物性疾病的精神综合征)进行类比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期望,对于每一种精神障碍,都能从大脑中找到对应的生物性病症。在医学模型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并不断更新迭代,如今临床使用最多的已经变成了该手册的第五版(DSM-5)。DSM-5对于精神障碍的定义是,“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有临床意义的紊乱,它反映了精神功能潜在的心理、生物或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尽管第五版与第一版不同,不再将心理问题归为“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而是换成了程度稍轻的“精神障碍”,但在当前版本中使用的医学术语,如“症状”、“诊断”和“精神病理学”,都揭示着DSM-5仍以医学模型为基础。那么,除了不能完全解释心理问题的原因,医学模型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想象一下,假如你受邀参加一个团建,但聚会上的人你都不认识。参加这样的团建时,有的e人自信大方,有的i人略显紧张;有的i人则忧心忡忡,生怕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有的人虽然出席了聚会却默默忍受着被动社交的痛苦煎熬;甚至还有人会因为焦虑情绪彻底拒绝聚会邀请。团建中的社交焦虑情绪是连续的。那么,能不能从中画一条线,确定谁存在社交障碍的心理问题而谁没有呢?医学模型的问题正在于它试图给我们画出这样一条线。但在作者看来,尽管参与DSM-5修订的专业人士都尽可能贴合实际地为社交障碍划定了一条标准,但这个标准不仅模糊不清,而且反而让判定社交焦虑情绪与社交焦虑障碍之间界限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例如,DSM-5中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是,一个人的社交状况必须“几乎总是”引起强烈的焦虑感或恐慌感。那么,假如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只是偶尔产生了强烈焦虑感,但这种反复无常的社交焦虑让他痛苦不堪,不得不辞去待遇良好的工作,结果是去两年。按照DSM的诊断标准判定,他的行为不属于社交焦虑症,因为他并没有“几乎总是”产生社交焦虑感。也就是说,尽管这个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也使得他的正常功能受损,但按照DSM的诊断标准,他没有社交焦虑症。讲到这儿,你或许明白了医学模型的问题所在。一方面,它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等同,认为二者都能用大脑中的生物性病症解释;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DSM-5对于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较为模糊。除此之外,医学模型中还存在着术语使用问题,如“精神疾病”、“精神病理学”或“心理健康问题”等。这表现为——心理问题的污名化。心理“问题”?我才没有!这种污名化虽然只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而且毫无恶意——我们使用这些术语是出于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的关爱,以示心理问题并非他们本人之错,而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是"障碍"、"问题"、"病理"这些术语毕竟还是自带污名。它们暗含贬义,强化了人们对心理问题的不好印象。——他们说我的心理问题是疾病、障碍,是由病理学问题导致的。正是这些“疾病”“障碍”“症状”,将小明挡在了心理咨询室外。有没有什么方式能消解这种污名化呢?我们猜测,如果让大家意识到心理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明白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悲伤或物质成瘾症等,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恐惧情绪或诋毁,不太可能对其再进行污名化。所以,为什么心理问题是普通的呢?且听学堂君展开——心理问题,普通问题?别急。心理问题在当下是一个普通而非特殊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心理问题并非精神疾病或大脑疾病的产物,而是与所有问题一样,是正常的生物和心理过程;第二,心理问题的存在比我们猜测的要普遍得多。当然,认为心理问题普通并不是说心理问题普通就不重要,就可以忽视。诸位都知道,心理问题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时甚至会酿成悲剧。但尽管如此,作者认为仍然应该将心理问题视为普通问题,这是因为://自然而然地形成人类的生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行为中的个体差异却普遍存在。当我们的大脑和行为中的一般变化与我们的经历相互影响时,行为就会出现个体差异。此外,每个人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每个人能承受冲击、意外和恐惧的程度。而这些个人经历都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即使两个人的心理特点完全相同,但是生活的环境不同,那么这两个人面对同一件事的痛苦程度和产生的功能障碍也很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心理问题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它与个体面对改变时作出的适应性行为一样,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每个人身上都能体现,因而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通的多。//广泛存在的群体按照医学模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按照医学模型应该称之为精神障碍)好像很少。但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患有恐慌症、抑郁症、嗜酒症、幻觉症以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人数量远超我们的想象。而如果严格按照DSM诊断标准评判问卷中的报告,仅仅在进行研究的那一年,问卷参与者中就有约25%的人达到了至少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每一种具体的精神障碍本身并不普遍,但总体而言,心理问题却相当普遍。然而,普遍性还不止于此。25%这一数字看似很高,但实际只是捕捉到了问卷参与者在一年中的情况。若要充分调查心理问题普遍性,就应该调研在一生中心理问题的患病率。因此大规模的纵向研究至关重要,即需要对同一群体跟踪多年调研其心理问题的情况。这些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为期30年的调研时间中,人群中有80%的人至少患过一次符合DSM判断标准的精神障碍。这一结果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所谓的“异常行为”完全不是少数。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再正常不过了!那么,我们要怎样对待心理问题呢?考虑到医学模型的弊端,本书的作者莱希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务实的对待心理问题的观点:心理问题是指,导致我们产生痛苦或在重要领域患上功能障碍的各方面行为。它并没有“是”或“否”中间的那一条线。你唯一需要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划分界限的时候,就是当你决定是否需要心理治疗的时候。而这主要取决于你自己。你需要判定这个问题是否需要解决: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是否已经让你痛苦万分,或者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是否已经达到了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程度。而我们的态度是,你可以在心理问题维度上的任何一个点寻求心理治疗。只要它真实地影响到了你的生活。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再回去看看小明。如果他在向朋友倾诉之后,得到了这样的回应:你最近很难过,是吗?如果你感觉到这种状态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从朋友的角度,我建议你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当然,这并不代表你的心理功能出现了障碍——每个人都会有难过的时候,只是你现在的感觉太强烈了。生活是复杂的,它不会永远像你设想的那样完美。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适应不良、对世界有点儿过敏,你只是暂时被这种感觉拉住了。现在,你需要主动向沼泽外伸出手。我们相信,小明不再会被“不健康”“障碍”拽住,他不会羞于向咨询师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许,他只是遇到了大部分人一生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专栏君篇幅宜人性:★★★★趣味可读性:★★★★科学严谨性:★★★★★本书的视角新颖而富有远见卓识,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理解心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作者在开篇部分就揭露了引发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当今对心理问题概念的错误理解。心理问题可能触及每个人,它不应该被当成特殊问题对待,并遭到污名化。本书以巧妙的方式将心理问题的本质与心理问题的形成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可作为心理健康领域从业者的知识补充,并值得作为该领域的敲门砖。 你可能想看: 中国年轻人正在排队离婚:如果不幸福, 离开也没关系 结婚是为了幸福,不结婚也是,离婚也是。 这4个字,也许是这个时代最难化解的心理问题 把自己活成一个没有自我价值的、永不停歇的陀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痛苦也最普遍的问题。 隐隐觉得自己有问题吗?你的难过可能来自于情感忽视 「情感忽视」说的就是在父母在孩子情感产生时“没有作为”的态度,在无法关注及正确反应孩子情绪的过程中产生。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没人真的想疯,只是有点累了 世界的粉饰我无力揭破,我只能自己发疯。 专访柳智宇:中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体系里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丨创始人说 我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走过这一生,我把天地赋予我的使命尽可能去完成,不留下遗憾就可以了。 《心理问答伦理(2023修订版)》 对回答过程中使用AI作答的行为和处罚措施进行补充说明 《心理问答伦理(试运行》2023版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
有问题也没关系|《我对这个世界有点过敏: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污名化》
2024-06-12 | 浏览: 22
小明最近心情不太好。
过去的一个月,他只想睡觉,吃饭没有胃口,不喜欢跟朋友共处,时常感到自己一文不值。他感到很痛苦,学习、工作与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
小明对于要不要寻求心理治疗举棋不定。
小明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情。
小明左思右想,眼前浮现出来的却都是自己的不足。不行,不能让别人看到这么糟糕的、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的我!
小明得了抑郁症吗?他出现心理问题了吗?
他现在应该怎么做?
在具体解决小明遇到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到两百年前。
心理问题?医学解决!19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梅毒、伤寒等疾病感染导致,而这些感染又能通过药物使用等医学方法进行治疗。当感染被治愈后,这些心理问题也相应地解决了。
——嚯,原来心理问题竟然能用医学方法解决?
于是西方国家尝试着用医学方法的基础——医学模型去解释心理问题。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心理学家们认为,有心理疾病的人需要由专门的医生负责治疗,而不是由外行的神经病院监管人员进行监管。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发现,除了梅毒与伤寒这些疾病的感染,好像没有其他感染会导致心理问题,而哪怕梅毒与伤寒这些疾病被治愈了,也还有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解释。也就是说,感染与心理问题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问题,医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心理问题。
——怎么办,要推翻医学模型吗?它的解释力有限哎。
——......先算了吧,这还挺好用的。
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模式的逻辑之下,“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不具备已知生物性疾病的精神综合征”。赞同医学模型的学者认为,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具备已知生物性疾病的精神综合征)进行类比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期望,对于每一种精神障碍,都能从大脑中找到对应的生物性病症。
在医学模型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并不断更新迭代,如今临床使用最多的已经变成了该手册的第五版(DSM-5)。DSM-5对于精神障碍的定义是,“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有临床意义的紊乱,它反映了精神功能潜在的心理、生物或发育过程中的异常。”
尽管第五版与第一版不同,不再将心理问题归为“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而是换成了程度稍轻的“精神障碍”,但在当前版本中使用的医学术语,如“症状”、“诊断”和“精神病理学”,都揭示着DSM-5仍以医学模型为基础。
那么,除了不能完全解释心理问题的原因,医学模型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
想象一下,假如你受邀参加一个团建,但聚会上的人你都不认识。参加这样的团建时,有的e人自信大方,有的i人略显紧张;有的i人则忧心忡忡,生怕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有的人虽然出席了聚会却默默忍受着被动社交的痛苦煎熬;甚至还有人会因为焦虑情绪彻底拒绝聚会邀请。
团建中的社交焦虑情绪是连续的。那么,能不能从中画一条线,确定谁存在社交障碍的心理问题而谁没有呢?
医学模型的问题正在于它试图给我们画出这样一条线。但在作者看来,尽管参与DSM-5修订的专业人士都尽可能贴合实际地为社交障碍划定了一条标准,但这个标准不仅模糊不清,而且反而让判定社交焦虑情绪与社交焦虑障碍之间界限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例如,DSM-5中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是,一个人的社交状况必须“几乎总是”引起强烈的焦虑感或恐慌感。那么,假如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只是偶尔产生了强烈焦虑感,但这种反复无常的社交焦虑让他痛苦不堪,不得不辞去待遇良好的工作,结果是去两年。按照DSM的诊断标准判定,他的行为不属于社交焦虑症,因为他并没有“几乎总是”产生社交焦虑感。
也就是说,尽管这个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也使得他的正常功能受损,但按照DSM的诊断标准,他没有社交焦虑症。
讲到这儿,你或许明白了医学模型的问题所在。一方面,它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等同,认为二者都能用大脑中的生物性病症解释;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DSM-5对于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较为模糊。
除此之外,医学模型中还存在着术语使用问题,如“精神疾病”、“精神病理学”或“心理健康问题”等。这表现为——心理问题的污名化。
心理“问题”?我才没有!这种污名化虽然只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而且毫无恶意——我们使用这些术语是出于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的关爱,以示心理问题并非他们本人之错,而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是"障碍"、"问题"、"病理"这些术语毕竟还是自带污名。它们暗含贬义,强化了人们对心理问题的不好印象。
——他们说我的心理问题是疾病、障碍,是由病理学问题导致的。
正是这些“疾病”“障碍”“症状”,将小明挡在了心理咨询室外。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消解这种污名化呢?
我们猜测,如果让大家意识到心理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明白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悲伤或物质成瘾症等,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恐惧情绪或诋毁,不太可能对其再进行污名化。
所以,为什么心理问题是普通的呢?且听学堂君展开——
心理问题,普通问题?别急。心理问题在当下是一个普通而非特殊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心理问题并非精神疾病或大脑疾病的产物,而是与所有问题一样,是正常的生物和心理过程;
第二,心理问题的存在比我们猜测的要普遍得多。
当然,认为心理问题普通并不是说心理问题普通就不重要,就可以忽视。诸位都知道,心理问题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时甚至会酿成悲剧。但尽管如此,作者认为仍然应该将心理问题视为普通问题,这是因为:
//自然而然地形成
人类的生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行为中的个体差异却普遍存在。当我们的大脑和行为中的一般变化与我们的经历相互影响时,行为就会出现个体差异。
此外,每个人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每个人能承受冲击、意外和恐惧的程度。而这些个人经历都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即使两个人的心理特点完全相同,但是生活的环境不同,那么这两个人面对同一件事的痛苦程度和产生的功能障碍也很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心理问题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它与个体面对改变时作出的适应性行为一样,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每个人身上都能体现,因而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通的多。
//广泛存在的群体
按照医学模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按照医学模型应该称之为精神障碍)好像很少。但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患有恐慌症、抑郁症、嗜酒症、幻觉症以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人数量远超我们的想象。
而如果严格按照DSM诊断标准评判问卷中的报告,仅仅在进行研究的那一年,问卷参与者中就有约25%的人达到了至少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每一种具体的精神障碍本身并不普遍,但总体而言,心理问题却相当普遍。
然而,普遍性还不止于此。25%这一数字看似很高,但实际只是捕捉到了问卷参与者在一年中的情况。若要充分调查心理问题普遍性,就应该调研在一生中心理问题的患病率。因此大规模的纵向研究至关重要,即需要对同一群体跟踪多年调研其心理问题的情况。这些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为期30年的调研时间中,人群中有80%的人至少患过一次符合DSM判断标准的精神障碍。
这一结果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所谓的“异常行为”完全不是少数。心理问题在人群中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对待心理问题呢?考虑到医学模型的弊端,本书的作者莱希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务实的对待心理问题的观点:
心理问题是指,导致我们产生痛苦或在重要领域患上功能障碍的各方面行为。它并没有“是”或“否”中间的那一条线。你唯一需要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划分界限的时候,就是当你决定是否需要心理治疗的时候。
而这主要取决于你自己。
你需要判定这个问题是否需要解决: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是否已经让你痛苦万分,或者是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是否已经达到了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程度。
而我们的态度是,你可以在心理问题维度上的任何一个点寻求心理治疗。
只要它真实地影响到了你的生活。
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再回去看看小明。
如果他在向朋友倾诉之后,得到了这样的回应:
我们相信,小明不再会被“不健康”“障碍”拽住,他不会羞于向咨询师说出自己的感受。
或许,他只是遇到了大部分人一生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专栏君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本书的视角新颖而富有远见卓识,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理解心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作者在开篇部分就揭露了引发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当今对心理问题概念的错误理解。心理问题可能触及每个人,它不应该被当成特殊问题对待,并遭到污名化。本书以巧妙的方式将心理问题的本质与心理问题的形成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可作为心理健康领域从业者的知识补充,并值得作为该领域的敲门砖。
中国年轻人正在排队离婚:如果不幸福, 离开也没关系
结婚是为了幸福,不结婚也是,离婚也是。
这4个字,也许是这个时代最难化解的心理问题
把自己活成一个没有自我价值的、永不停歇的陀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痛苦也最普遍的问题。
隐隐觉得自己有问题吗?你的难过可能来自于情感忽视
「情感忽视」说的就是在父母在孩子情感产生时“没有作为”的态度,在无法关注及正确反应孩子情绪的过程中产生。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警惕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的咨询师!
只有先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尝试去面对和解决过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
没人真的想疯,只是有点累了
世界的粉饰我无力揭破,我只能自己发疯。
专访柳智宇:中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体系里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丨创始人说
我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走过这一生,我把天地赋予我的使命尽可能去完成,不留下遗憾就可以了。
《心理问答伦理(2023修订版)》
对回答过程中使用AI作答的行为和处罚措施进行补充说明 《心理问答伦理(试运行》2023版
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