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理解伴侣这么难?有些人可能不会质疑,伴侣为什么言行不符。请想象,你置身森林之中,却感知不到森林的存在,这是因为你只注意到了周围的所有树木。如果你看向近处,那么对于远处的事物,往好说是看得模糊,往坏说则是根本看不见。以心理学观之,这就是“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必须左右转一下,才能瞥见那些隐藏起来的事物。即使如此,“调整”自己的视角,也只能看到那些可能“现身”的事物(至于那些不愿“现身”的事物,“调整”视角也未必能将其收入眼帘)。回到生活中来,为什么理解伴侣这么难?这是由于,很多人往往把更深层次的想法和感受留给自己。或许是因为他们想避免冲突,毕竟潜意识里,任何的不和谐都会让他们回忆起成长过程中令人怨恨的虐待行为。或许是因为信任问题尚未解决,他们难以分享,谁知道分享的内容会不会被对方拿来攻击自己呢?了解伴侣沟通的关键障碍后,我将进一步详细阐述。“错过”伴侣的10种方式以下是你“错过”伴侣的10种方式。准确地说,这些盲点就在你身边。也就是说,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未必一定会产生心理距离上亲密的连接。1. 你把伴侣理想化,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特别还在谈恋爱时,伴侣对你有好感,你可能会低估他们的性格缺陷,甚至压根看不见。老话说得好,“爱情使人盲目”。坠入爱河后,你可能无法客观地看待爱人,因为无法必要时在情感上保持距离,看清楚他们本来的样子。2. 伴侣说什么,你可能都深信不疑。这一点也属于把伴侣理想化,只不过层次更深。你可能不愿意质疑他们和你说的事,尽管他们说的内容和外在行为并不相符。3. 你在成长过程中未从抚养者那里得到帮助或支持,可能会无意识地认为他们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通过将事情合理化(或常称为“动机性推理”),你可能会自欺欺人地说服自己,有些东西父母没能给你,而眼前的人却愿意免费给你。哪怕他们确实没有表现出这种优越的关怀水平,你还是会编造证据,将他们的动机想得过度有利,对他们的行为过度赞誉。4. 你可能对体现实际情况的信号视而不见。除非,他们明确地与你沟通。否则,那些迫切希望从某种角度看到自己伴侣的人常常会错过重要的信号。举个例子,你的伴侣可能正在认真考虑离婚。然而,如果他们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对婚姻存续不抱任何期待,或者你对婚姻终止过于恐惧(这多与自我相关),伴侣无法与你沟通相关事宜,那么可能直到一纸离婚协议送达眼前,你都对伴侣离婚的决心浑然不知。5. 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可能会无端地投射到伴侣身上。尽管自己意识不到,防御仍是我们的本能,用以保护脆弱的自我。因此,当你开始对关系中的冲突感到焦虑,很容易进入愤怒、指责伴侣的模式,而不是承认、坦白自己对关系不和谐的影响。此外,你自以为是地将错误行为归咎于伴侣时,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并否认自己可能给伴侣造成的伤害,不愿为此承担任何责任。6. 当你困于过去未解决的创伤,会无意识地把伴侣视为过去威胁的幻影。你对于什么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往往在成年前就已固化。因此,你可能会对伴侣的行为有自己的解读,而你的解读与他们的本意未必完全一致。潜意识中,你不断想起自己的过去,这就很难不曲解伴侣的意思。在某些方面,你没有从过去中走出来,那些消极敏感的观点会悄无声息地进入你们的关系,并大加破坏。7. 你可能误解伴侣的行为,但这是基于你自己而非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时,伴侣可能具有你没有见过的特质。这些与你的经验框架格格不入,你难以理解,可能因此感到困惑。不过,不管往好想还是往坏想,我们都会为现实中超出自己眼界的事物创造意义,这很自然。也就是说,你的结论很可能是武断的,甚至带有偏见。与其说这是他们的想法,不如说是你自己的。8. 你可能不具备心理学思维,看待伴侣的方式过于天真或短视。尽管你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伴侣却不按你认为适合的方式行事,你识别不出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伴侣不听你的。比如,你认为他们可以找到工作,帮助家庭走出经济困境,但他们却拒绝这样做,他们的被动可能与懒惰无关(这可能是你自己对他行为做出的简单解释),而是对拒绝或失败过度恐惧,却仍不采取行动。况且,你无法调和他们的焦虑,加之过去可能对他们表达过贬低,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你分享心中的担忧。9. 你如果长期自我怀疑,可能错误地将伴侣的失败归咎于自己。这一条与之前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伴侣的缺点可能让你无意识地想起自己的缺点。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难以看透本质,反而会错误地认为,这证明自己多么失败。讽刺的是,你越觉得自己而不是伴侣有问题,最后你越真的会出现这些问题(“反向投射”)。如果伴侣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你,这就更可能发生了,毕竟他们自己既不愿意承认,也不肯接受自己的失败。最后,反过来看这个现象:10.伴侣如果背负反向形成的强大防御,可能会不自觉地掩盖真实感受。反向形成是一种防御机制,会引导人们隐藏真实的感受,通过抑制感受来避免痛苦。你的伴侣本因恐惧或羞耻而感到不安,但这种反直觉的自我保护机制将他们的感受伪装起来,迫使他们以与感受相反的方式行事,从而掩盖真实的感受。因此,你的伴侣可能心理上对依赖的需求感到羞耻,现实中却常常说自己很独立(却不采取行动,阻止你为他做事)。如何觉察并消除困难盲点此前,关于个人盲点的文献几乎全部聚焦于如何解决办法,而本文则关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普遍性,虽然这有几分妥协意味。不过,为了让本文有个凤尾,还是要总结列出一些广受欢迎的解决办法。如果你发现了前文所述相关问题,可以选择性地采取下列措施:1. 回顾过去。评估、理解并试图纠正那些正蒙蔽你视野的认知预设,它们往往带有偏见色彩。2. 与其指责伴侣有恶意,或者说他们故意做错事,不如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那些让你感到沮丧或失望的行为。3. 更加注意伴侣的非语言行为(如呼吸模式和身体语言),理解他们的意思,分析他们如何掩饰自己的言语。4. 尽可能令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感到更安全,从而降低防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你更开放。5. 询问他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抚养者如何对待他们。他们会感到困惑、与你疏远、表现出攻击性被动攻击,这可能表明他们仍在遭受某种形式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最后,如果你的盲点似乎不可逾越,可以考虑与专业人士联系,他们可以帮助你识别并消除误导性概念。 你可能想看: 这代人想要纯粹的爱情,为什么这么难? 爱情的产生,要有多“偶然”? 【女力觉醒】女人,是谁让你这么难? 婚姻中女性所承担和付出的都是比较多一些的。 怎么理解精神科医生那句:“你的认知是错误的。” 人的感觉永远是正确的,它从不空穴来风,只是它的起源太遥远、太古老,我们逐渐听不见、看不见它来时的风了。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在这些扎心的故事之下,是什么让我们走入了婚姻的困境? 都经历过黑暗,为何有的人没被打败?|培养心理韧性的7种方式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用心努力,保持积极、昂扬的状态,而另一些人则常常感到消沉低落、得过且过? 以这种方式分手,比被绿了还难受 分手的方法有无数种,断崖式分手却成了最为致郁的那一种。 正在变味的现代爱情:为什么恋爱越来越难? 爱是动词,不是名词,爱是一种去爱人的能力,而非一种被爱的需求。 回避型感情中的课题分离必修课:不要对伴侣的想法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只有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才能持续对自己的认知负责,最终才能对一段关系、对伴侣负责。 在婚姻里,做一个对伴侣的痛苦有共情力的人 愿你在亲密关系中,做一个会共情的伴侣,因为彼此牵手,所以可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 心理学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了? 现代人的普遍痛苦在于,永远无法安心。
为什么理解伴侣这么难?|“错过”伴侣的10种方式
2024-06-13 | 浏览: 26
有些人可能不会质疑,伴侣为什么言行不符。
请想象,你置身森林之中,却感知不到森林的存在,这是因为你只注意到了周围的所有树木。
如果你看向近处,那么对于远处的事物,往好说是看得模糊,往坏说则是根本看不见。
以心理学观之,这就是“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
你必须左右转一下,才能瞥见那些隐藏起来的事物。即使如此,“调整”自己的视角,也只能看到那些可能“现身”的事物(至于那些不愿“现身”的事物,“调整”视角也未必能将其收入眼帘)。
回到生活中来,为什么理解伴侣这么难?
这是由于,很多人往往把更深层次的想法和感受留给自己。
或许是因为他们想避免冲突,毕竟潜意识里,任何的不和谐都会让他们回忆起成长过程中令人怨恨的虐待行为。
或许是因为信任问题尚未解决,他们难以分享,谁知道分享的内容会不会被对方拿来攻击自己呢?
了解伴侣沟通的关键障碍后,我将进一步详细阐述。
“错过”伴侣的10种方式以下是你“错过”伴侣的10种方式。准确地说,这些盲点就在你身边。
也就是说,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未必一定会产生心理距离上亲密的连接。
1. 你把伴侣理想化,对他们的缺点视而不见。
特别还在谈恋爱时,伴侣对你有好感,你可能会低估他们的性格缺陷,甚至压根看不见。
老话说得好,“爱情使人盲目”。坠入爱河后,你可能无法客观地看待爱人,因为无法必要时在情感上保持距离,看清楚他们本来的样子。
2. 伴侣说什么,你可能都深信不疑。
这一点也属于把伴侣理想化,只不过层次更深。你可能不愿意质疑他们和你说的事,尽管他们说的内容和外在行为并不相符。
3. 你在成长过程中未从抚养者那里得到帮助或支持,可能会无意识地认为他们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通过将事情合理化(或常称为“动机性推理”),你可能会自欺欺人地说服自己,有些东西父母没能给你,而眼前的人却愿意免费给你。
哪怕他们确实没有表现出这种优越的关怀水平,你还是会编造证据,将他们的动机想得过度有利,对他们的行为过度赞誉。
4. 你可能对体现实际情况的信号视而不见。
除非,他们明确地与你沟通。
否则,那些迫切希望从某种角度看到自己伴侣的人常常会错过重要的信号。
举个例子,你的伴侣可能正在认真考虑离婚。
然而,如果他们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对婚姻存续不抱任何期待,或者你对婚姻终止过于恐惧(这多与自我相关),伴侣无法与你沟通相关事宜,那么可能直到一纸离婚协议送达眼前,你都对伴侣离婚的决心浑然不知。
5. 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可能会无端地投射到伴侣身上。
尽管自己意识不到,防御仍是我们的本能,用以保护脆弱的自我。
因此,当你开始对关系中的冲突感到焦虑,很容易进入愤怒、指责伴侣的模式,而不是承认、坦白自己对关系不和谐的影响。
此外,你自以为是地将错误行为归咎于伴侣时,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并否认自己可能给伴侣造成的伤害,不愿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6. 当你困于过去未解决的创伤,会无意识地把伴侣视为过去威胁的幻影。
你对于什么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往往在成年前就已固化。因此,你可能会对伴侣的行为有自己的解读,而你的解读与他们的本意未必完全一致。
潜意识中,你不断想起自己的过去,这就很难不曲解伴侣的意思。在某些方面,你没有从过去中走出来,那些消极敏感的观点会悄无声息地进入你们的关系,并大加破坏。
7. 你可能误解伴侣的行为,但这是基于你自己而非他们的心理活动。
有时,伴侣可能具有你没有见过的特质。这些与你的经验框架格格不入,你难以理解,可能因此感到困惑。
不过,不管往好想还是往坏想,我们都会为现实中超出自己眼界的事物创造意义,这很自然。
也就是说,你的结论很可能是武断的,甚至带有偏见。与其说这是他们的想法,不如说是你自己的。
8. 你可能不具备心理学思维,看待伴侣的方式过于天真或短视。
尽管你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伴侣却不按你认为适合的方式行事,你识别不出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伴侣不听你的。
比如,你认为他们可以找到工作,帮助家庭走出经济困境,但他们却拒绝这样做,他们的被动可能与懒惰无关(这可能是你自己对他行为做出的简单解释),而是对拒绝或失败过度恐惧,却仍不采取行动。
况且,你无法调和他们的焦虑,加之过去可能对他们表达过贬低,他们可能不愿意与你分享心中的担忧。
9. 你如果长期自我怀疑,可能错误地将伴侣的失败归咎于自己。
这一条与之前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伴侣的缺点可能让你无意识地想起自己的缺点。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难以看透本质,反而会错误地认为,这证明自己多么失败。讽刺的是,你越觉得自己而不是伴侣有问题,最后你越真的会出现这些问题(“反向投射”)。
如果伴侣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你,这就更可能发生了,毕竟他们自己既不愿意承认,也不肯接受自己的失败。
最后,反过来看这个现象:
10.伴侣如果背负反向形成的强大防御,可能会不自觉地掩盖真实感受。
反向形成是一种防御机制,会引导人们隐藏真实的感受,通过抑制感受来避免痛苦。
你的伴侣本因恐惧或羞耻而感到不安,但这种反直觉的自我保护机制将他们的感受伪装起来,迫使他们以与感受相反的方式行事,从而掩盖真实的感受。
因此,你的伴侣可能心理上对依赖的需求感到羞耻,现实中却常常说自己很独立(却不采取行动,阻止你为他做事)。
如何觉察并消除困难盲点此前,关于个人盲点的文献几乎全部聚焦于如何解决办法,而本文则关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普遍性,虽然这有几分妥协意味。
不过,为了让本文有个凤尾,还是要总结列出一些广受欢迎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发现了前文所述相关问题,可以选择性地采取下列措施:
1. 回顾过去。
评估、理解并试图纠正那些正蒙蔽你视野的认知预设,它们往往带有偏见色彩。
2. 与其指责伴侣有恶意,或者说他们故意做错事,不如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做出那些让你感到沮丧或失望的行为。
3. 更加注意伴侣的非语言行为(如呼吸模式和身体语言),理解他们的意思,分析他们如何掩饰自己的言语。
4. 尽可能令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感到更安全,从而降低防御。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你更开放。
5. 询问他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抚养者如何对待他们。
他们会感到困惑、与你疏远、表现出攻击性被动攻击,这可能表明他们仍在遭受某种形式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最后,如果你的盲点似乎不可逾越,可以考虑与专业人士联系,他们可以帮助你识别并消除误导性概念。
这代人想要纯粹的爱情,为什么这么难?
爱情的产生,要有多“偶然”?
【女力觉醒】女人,是谁让你这么难?
婚姻中女性所承担和付出的都是比较多一些的。
怎么理解精神科医生那句:“你的认知是错误的。”
人的感觉永远是正确的,它从不空穴来风,只是它的起源太遥远、太古老,我们逐渐听不见、看不见它来时的风了。
我和伴侣的关系就像是室友 |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
在这些扎心的故事之下,是什么让我们走入了婚姻的困境?
都经历过黑暗,为何有的人没被打败?|培养心理韧性的7种方式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能够用心努力,保持积极、昂扬的状态,而另一些人则常常感到消沉低落、得过且过?
以这种方式分手,比被绿了还难受
分手的方法有无数种,断崖式分手却成了最为致郁的那一种。
正在变味的现代爱情:为什么恋爱越来越难?
爱是动词,不是名词,爱是一种去爱人的能力,而非一种被爱的需求。
回避型感情中的课题分离必修课:不要对伴侣的想法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
只有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才能持续对自己的认知负责,最终才能对一段关系、对伴侣负责。
在婚姻里,做一个对伴侣的痛苦有共情力的人
愿你在亲密关系中,做一个会共情的伴侣,因为彼此牵手,所以可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
心理学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了?
现代人的普遍痛苦在于,永远无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