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抱怨一段让他们难受的感情时,常常会提到这句:“他让我太没安全感了。”似乎在这段关系里,他们总会被唤起恐惧和不安。不仅很难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会随着关系的逐渐深入越发焦虑:“他为什么在朋友圈发和别人的合照?”“他为什么不看我消息,不回我的电话?”“他老是加班、出差,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感情里像个走钢索的人,每一步都战战兢兢、疑神疑鬼,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你的心跌落深谷。为什么我们总在亲密关系里焦虑不安?我们又该怎么提升内心的安全感?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从业十余年来的经验和你聊聊,尽可能地帮你解决这些困惑。为什么我们总没有安全感?朋友小米常常向我哭诉,她感觉自己在感情里总忍不住“作”。总是逼着男友去做很为难的事,不做就是不爱自己;男友没接电话就夺命连环call,晚回家就疯狂输出; 经常要翻男友手机,一吵架就撂下狠话、拉黑对方……她说,“我总忍不住用这些方式去测试他,确认他真的爱我,不会离开我。”吊诡的是,这样的“测试”永远没有尽头。男友通过测试后,她只会安心一会儿。然后,又不断扔出各种新的“测试”,搞得对方无比心累。为什么她会在感情里那么没有安全感?要解答这个困惑,我们要先弄清楚:我们的安全感从哪里来?为什么有人很有安全感,有人却常患得患失?安全感的最初来源,与母婴关系有关。在成长的过程中,婴儿会通过与养育者,尤其是母亲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的安全感。可以说,母亲怎么与孩子互动,决定了孩子的依恋是否安全,也影响了他将来会如何对待伴侣。婴儿时期的我们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对食物、温暖和爱的需求几乎都由母亲来满足。如果我们发出的需求,80%以上能够被母亲觉察到并满足。我们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的雏形,在与人交往时,相信自己会被爱,是重要的。如果需求只是被母亲随机地满足,比如提出的10次需求,只有5次被满足,其余是被伤害的。我们就会建立起矛盾型的依恋,一方面想相信母亲,一方面又害怕母亲。成年之后,我们会带着这样的不安全感走进亲密关系:“他真的爱我吗?我真的能相信他吗?”还有一种情况:婴儿时期的我们发出需求后,极少或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满足,甚至母亲根本就不在身边。可以想象一下:我们非常需要妈妈,可不管怎么哭喊,妈妈都只是在旁边打麻将,不肯看我们一眼。这种时候,该有多无助,多恐惧?在这样的“互动”下,我们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在成年之后,不相信别人的爱,也不愿意再对任何一个人投入感情。认定只有不去投入,才足够安全。当然,弄清安全感不足的根源,不是为了指责母亲。因为她本身,可能也没这个能力、意识或时间去全身心地照顾我们。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迁怒”伴侣,因为,这也并不是他的错。很遗憾,虽然这也并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不安全感负责。因为,这发生在我们身上。怎样建立健康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常常会让我们很苦恼,羡慕那些高安全感的人。但其实,安全感过低或过高,都会让我们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安全感过低,我们没办法相信他人,建立深入的亲密关系;过高,则会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看不到现实,更容易受伤。我们要建立的,是健康、适度的安全感。怎么做呢?①不要猜忌,去做更多的现实检验首先,你要全面、综合地去看待伴侣。不要只看他不爱你的证据,也要看到他爱你的证据。看的视野越宽,收集到的证据越多,你的心理现实才会更接近客观现实。然后,学会“核对”。当你感觉到自己不被爱、不被在乎时,试着去核对。比如,当老公忘记了你的生日时,不要着急下定论,认定他就是不爱了。先去核对。这个核对,不是带着先入为主的结论问他:“你忘了我的生日,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邀请他和你讨论,他忘记的缘由:“你忘记了我的生日,我觉得很难过。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忘记了呢?是最近出了什么事情吗?”②会索取爱,也会提需求安全感不足时,我们常会用一些不健康的手段去索取。比如:讨好型的索取—通过忽视自己、不断牺牲的方式来获得爱; 指责型的索取—通过批评、指责、甚至是暴力让对方妥协;道理型的索取—跟对方讲道理,找证据,证明他错了来满足你。可这样,只会导致更大的矛盾。那么,怎样提需求才能为关系加分,增加安全感呢?首先,我们要区分“爱”与“需要”:爱一个人,是希望他能成为他本来的样子;而需要一个人,是希望他能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情感勒索》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丈夫艾伦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个性开朗有趣,却因为和妻子的关系去做心理咨询:“我以为她一定会是我的终身伴侣,人好,又很幽默、聪明,但现在,我不知道我们还适不适合在一起。”每当他能闲下来,想出去和朋友踢个球,或者和同事吃个饭时,妻子就会很受伤:“这个家对你没有吸引力了吗?你已经不想跟我在一起了吗?”每次他想出门,妻子都会用各种方式让他知道,自己有多不开心。她希望丈夫有时间就陪着自己,不愿他有自己的活动和兴趣。而艾伦也被这样的“需要”一步步套牢,直到被逼得太紧,感觉到压迫已经远超爱和尊重了。能为关系加分的需求,一定是“存取平衡”的。简单说就是,在这段关系里,你让对方开心的时间,与他让你开心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当你觉得在这段关系里没有安全感时,不妨去反思一下:是你爱得太少了?还是索取得太少了?如果爱得太少,想一点别的办法来自己满足需要;然后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为伴侣付出,给他更多的理解。如果索取得太少,学会放弃自恋,不要期待对方能自动读懂你的想法。然后,通过“非暴力沟通”,为自己的需求发声。当然,正如鸟儿敢站在高枝上,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足够结实,而是它相信自己的翅膀。所以,除了去“要”对方给爱和安全感,我们还应该——提升我们对伴侣的重要感在一段关系里,当你能感觉到自己对伴侣是重要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安全感。所以,我们常常会不断去确认:“我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吗?”实际上,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只能索求的孩子。我们可以自己去创造重要感。怎么创造呢?不妨试试以下3步:①创造亲密感当我们暴露了脆弱,对方又恰好能来填补这份脆弱时,我们就会体验到亲密感。所以,试着去“看见”伴侣的脆弱,然后去填补他的脆弱。最显著的信号,是情绪异常。当伴侣突然莫名地生气、沮丧或消沉时,试着不要逃跑或反击,而是去探索。探索他情绪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平时脾气挺好的老公,今天回到家突然对你诸多挑剔,“家里怎么这么乱?”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反击,试试“跳过”这个指责,问他:“怎么了?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愿意和我说下吗?”如果在你的关心下,他告诉你,他今天被批评,被否定了。这时,给他安慰和支持,比如“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当然,你也要去表达你的脆弱,并邀请伴侣填补你的脆弱。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安抚伴侣的脆弱的话,很可能最后你会在这段关系里崩溃。②学会处理矛盾好的亲密关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每当矛盾发生时,两个人都用恰当的方式去应对矛盾。我们常觉得,在一段关系里,特别是婚姻中,谁做错了,谁就应该负责任。但现实往往是:谁摊上了,谁就负责任。所以,当矛盾发生时,与其急着去追问对错,不如问问自己:“我现在能做些什么,让这个问题对我们的影响更小?”此外,好的状态能让我们更“耐受”矛盾。所以,尽可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去探索能让我们充盈和快乐的体验,花上时间、心思和精力,让自己变得更舒服。③学会有效付出很多时候,我们做了付出,对方却感受不到,或者很受伤。这其实是在无效付出。它只会让你“自我感动”,并会让你更想去索取。因为你透支自己付出了很多,内心盛满了委屈。学会有效付出,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就能让对方感动,自己也不会满腹委屈。试着放下“我认为我应该为他做什么”的想法,更多地问自己,“他感受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此外,我们要记住,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爱不是种庄稼,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希望在亲密关系找到安全感没有错。但提高爱与被爱的能力,让自己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却是我们自己的功课。最后,如果你因为过往的经历或创伤,没有足够的能量靠自己做到内心的成长。不妨试试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起到的正是「精神照顾、心理治愈」的陪伴作用。咨询师会在你情绪异常时,迎上去,陪着你,为你留出一块“安全基地”。只有我们的内心足够安全,对咨询师足够信任,才可能敞开内心最脆弱的部分。当内心最脆弱的部分被反复看见、被理解,我们内心会不再那么敏感,反而会慢慢成长变得更有力量。如果你愿意,我会陪着你。帮助你去爱,去被爱,去爱上你自己。为你推荐安全感的缺失来自于早年父母如何对待我们,创伤的体验给我们埋下了不安全感的种子。只有当我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被看见、被理解,重新建立健康积极的关系和体验,才能重新获得安全感。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妨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点击下图浏览提供半价服务的咨询师,选择适合你的那一位↓ 你可能想看: 爱是一种能力,通过沟通学习,也能让你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从第一次恋爱起,我们将逐渐在情感上脱离对原始家庭的依恋,开始了自己去面对亲密关系的历程 相爱容易相守难:我想和Ta长久相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相爱容易、相守难? “结婚6年,我们冷战了3年”:远离这种攻击性行为,婚姻才能更长久 冷暴力换不来被爱,只会让彼此两败俱伤。 冬天喜欢和伴侣做这件事的人,比其他不做的情侣关系更长久 “一个人的体温不能抵抗冬天,两个人的体温就变成春天”。 婚姻里有这种上瘾性行为,比出轨还可怕 为什么越喜欢对方就越“作”,直至把对方“作”走? 如何判断一段感情能否长久? 我们可以如何判断对方是否适合和自己长期走下去的对象呢? 以这种方式分手,比被绿了还难受 分手的方法有无数种,断崖式分手却成了最为致郁的那一种。 研究证明:赞扬与责备的比例超过5:1,婚姻更能保持稳定 只有在赞扬被不断延续,责备被小心控制的情况下,才能把握住幸福婚姻的那个关键点。 春风又绿江南岸,如何科学原谅Ta?这个指南超有病…… 到底如何科学地原谅出轨的另一半?这里,科学家们有更多话要说。 戴眼罩睡觉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警觉性吗? 光与睡眠有什么关系?
想让婚姻更长久?这种能力,比相爱更重要
2024-06-13 | 浏览: 21
不少朋友在抱怨一段让他们难受的感情时,常常会提到这句:
“他让我太没安全感了。”
似乎在这段关系里,他们总会被唤起恐惧和不安。
不仅很难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会随着关系的逐渐深入越发焦虑:
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在感情里像个走钢索的人,每一步都战战兢兢、疑神疑鬼,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你的心跌落深谷。
为什么我们总在亲密关系里焦虑不安?我们又该怎么提升内心的安全感?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从业十余年来的经验和你聊聊,尽可能地帮你解决这些困惑。
为什么我们总没有安全感?朋友小米常常向我哭诉,她感觉自己在感情里总忍不住“作”。
她说,“我总忍不住用这些方式去测试他,确认他真的爱我,不会离开我。”
吊诡的是,这样的“测试”永远没有尽头。
男友通过测试后,她只会安心一会儿。
然后,又不断扔出各种新的“测试”,搞得对方无比心累。
为什么她会在感情里那么没有安全感?
要解答这个困惑,我们要先弄清楚:
我们的安全感从哪里来?为什么有人很有安全感,有人却常患得患失?
安全感的最初来源,与母婴关系有关。
在成长的过程中,婴儿会通过与养育者,尤其是母亲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的安全感。
可以说,母亲怎么与孩子互动,决定了孩子的依恋是否安全,也影响了他将来会如何对待伴侣。
婴儿时期的我们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对食物、温暖和爱的需求几乎都由母亲来满足。
如果我们发出的需求,80%以上能够被母亲觉察到并满足。
我们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的雏形,在与人交往时,相信自己会被爱,是重要的。
如果需求只是被母亲随机地满足,比如提出的10次需求,只有5次被满足,其余是被伤害的。
我们就会建立起矛盾型的依恋,一方面想相信母亲,一方面又害怕母亲。
成年之后,我们会带着这样的不安全感走进亲密关系:
“他真的爱我吗?我真的能相信他吗?”
还有一种情况:
婴儿时期的我们发出需求后,极少或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满足,甚至母亲根本就不在身边。
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非常需要妈妈,可不管怎么哭喊,妈妈都只是在旁边打麻将,不肯看我们一眼。这种时候,该有多无助,多恐惧?
在这样的“互动”下,我们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
在成年之后,不相信别人的爱,也不愿意再对任何一个人投入感情。
认定只有不去投入,才足够安全。
当然,弄清安全感不足的根源,不是为了指责母亲。
因为她本身,可能也没这个能力、意识或时间去全身心地照顾我们。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迁怒”伴侣,因为,这也并不是他的错。
很遗憾,虽然这也并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需要为自己的不安全感负责。
因为,这发生在我们身上。
怎样建立健康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常常会让我们很苦恼,羡慕那些高安全感的人。
但其实,安全感过低或过高,都会让我们丧失“现实检验能力”:
安全感过低,我们没办法相信他人,建立深入的亲密关系;过高,则会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看不到现实,更容易受伤。
我们要建立的,是健康、适度的安全感。
怎么做呢?
①不要猜忌,去做更多的现实检验
首先,你要全面、综合地去看待伴侣。
不要只看他不爱你的证据,也要看到他爱你的证据。
看的视野越宽,收集到的证据越多,你的心理现实才会更接近客观现实。
然后,学会“核对”。
当你感觉到自己不被爱、不被在乎时,试着去核对。
比如,当老公忘记了你的生日时,不要着急下定论,认定他就是不爱了。
先去核对。
这个核对,不是带着先入为主的结论问他:
“你忘了我的生日,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邀请他和你讨论,他忘记的缘由:
“你忘记了我的生日,我觉得很难过。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忘记了呢?是最近出了什么事情吗?”
②会索取爱,也会提需求
安全感不足时,我们常会用一些不健康的手段去索取。比如:
可这样,只会导致更大的矛盾。
那么,怎样提需求才能为关系加分,增加安全感呢?
首先,我们要区分“爱”与“需要”:
爱一个人,是希望他能成为他本来的样子;而需要一个人,是希望他能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情感勒索》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丈夫艾伦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个性开朗有趣,却因为和妻子的关系去做心理咨询:
“我以为她一定会是我的终身伴侣,人好,又很幽默、聪明,但现在,我不知道我们还适不适合在一起。”
每当他能闲下来,想出去和朋友踢个球,或者和同事吃个饭时,妻子就会很受伤:
“这个家对你没有吸引力了吗?你已经不想跟我在一起了吗?”
每次他想出门,妻子都会用各种方式让他知道,自己有多不开心。
她希望丈夫有时间就陪着自己,不愿他有自己的活动和兴趣。
而艾伦也被这样的“需要”一步步套牢,直到被逼得太紧,感觉到压迫已经远超爱和尊重了。
能为关系加分的需求,一定是“存取平衡”的。
简单说就是,在这段关系里,你让对方开心的时间,与他让你开心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你觉得在这段关系里没有安全感时,不妨去反思一下:是你爱得太少了?还是索取得太少了?
如果爱得太少,想一点别的办法来自己满足需要;然后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为伴侣付出,给他更多的理解。
如果索取得太少,学会放弃自恋,不要期待对方能自动读懂你的想法。
然后,通过“非暴力沟通”,为自己的需求发声。
当然,正如鸟儿敢站在高枝上,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足够结实,而是它相信自己的翅膀。
所以,除了去“要”对方给爱和安全感,我们还应该——
提升我们对伴侣的重要感在一段关系里,当你能感觉到自己对伴侣是重要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安全感。
所以,我们常常会不断去确认:“我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吗?”
实际上,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只能索求的孩子。
我们可以自己去创造重要感。
怎么创造呢?不妨试试以下3步:
①创造亲密感
当我们暴露了脆弱,对方又恰好能来填补这份脆弱时,我们就会体验到亲密感。
所以,试着去“看见”伴侣的脆弱,然后去填补他的脆弱。
最显著的信号,是情绪异常。
当伴侣突然莫名地生气、沮丧或消沉时,试着不要逃跑或反击,而是去探索。
探索他情绪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平时脾气挺好的老公,今天回到家突然对你诸多挑剔,“家里怎么这么乱?”
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反击,试试“跳过”这个指责,问他:
“怎么了?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愿意和我说下吗?”
如果在你的关心下,他告诉你,他今天被批评,被否定了。
这时,给他安慰和支持,比如“在我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
当然,你也要去表达你的脆弱,并邀请伴侣填补你的脆弱。
因为,每个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
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安抚伴侣的脆弱的话,很可能最后你会在这段关系里崩溃。
②学会处理矛盾
好的亲密关系,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每当矛盾发生时,两个人都用恰当的方式去应对矛盾。
我们常觉得,在一段关系里,特别是婚姻中,谁做错了,谁就应该负责任。
但现实往往是:谁摊上了,谁就负责任。
所以,当矛盾发生时,与其急着去追问对错,不如问问自己:
“我现在能做些什么,让这个问题对我们的影响更小?”
此外,好的状态能让我们更“耐受”矛盾。所以,尽可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
去探索能让我们充盈和快乐的体验,花上时间、心思和精力,让自己变得更舒服。
③学会有效付出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付出,对方却感受不到,或者很受伤。
这其实是在无效付出。
它只会让你“自我感动”,并会让你更想去索取。
因为你透支自己付出了很多,内心盛满了委屈。
学会有效付出,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就能让对方感动,自己也不会满腹委屈。
试着放下“我认为我应该为他做什么”的想法,更多地问自己,“他感受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此外,我们要记住,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爱不是种庄稼,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希望在亲密关系找到安全感没有错。
但提高爱与被爱的能力,让自己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却是我们自己的功课。
最后,如果你因为过往的经历或创伤,没有足够的能量靠自己做到内心的成长。
不妨试试求助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起到的正是「精神照顾、心理治愈」的陪伴作用。
咨询师会在你情绪异常时,迎上去,陪着你,为你留出一块“安全基地”。
只有我们的内心足够安全,对咨询师足够信任,才可能敞开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当内心最脆弱的部分被反复看见、被理解,我们内心会不再那么敏感,反而会慢慢成长变得更有力量。
如果你愿意,我会陪着你。帮助你去爱,去被爱,去爱上你自己。
为你推荐安全感的缺失来自于早年父母如何对待我们,创伤的体验给我们埋下了不安全感的种子。
只有当我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被看见、被理解,重新建立健康积极的关系和体验,才能重新获得安全感。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妨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
点击下图浏览提供半价服务的咨询师,选择适合你的那一位↓
爱是一种能力,通过沟通学习,也能让你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从第一次恋爱起,我们将逐渐在情感上脱离对原始家庭的依恋,开始了自己去面对亲密关系的历程
相爱容易相守难:我想和Ta长久相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相爱容易、相守难?
“结婚6年,我们冷战了3年”:远离这种攻击性行为,婚姻才能更长久
冷暴力换不来被爱,只会让彼此两败俱伤。
冬天喜欢和伴侣做这件事的人,比其他不做的情侣关系更长久
“一个人的体温不能抵抗冬天,两个人的体温就变成春天”。
婚姻里有这种上瘾性行为,比出轨还可怕
为什么越喜欢对方就越“作”,直至把对方“作”走?
如何判断一段感情能否长久?
我们可以如何判断对方是否适合和自己长期走下去的对象呢?
以这种方式分手,比被绿了还难受
分手的方法有无数种,断崖式分手却成了最为致郁的那一种。
研究证明:赞扬与责备的比例超过5:1,婚姻更能保持稳定
只有在赞扬被不断延续,责备被小心控制的情况下,才能把握住幸福婚姻的那个关键点。
春风又绿江南岸,如何科学原谅Ta?这个指南超有病……
到底如何科学地原谅出轨的另一半?这里,科学家们有更多话要说。
戴眼罩睡觉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警觉性吗?
光与睡眠有什么关系?